——LOADING——

贺世哲(1930—2011)

一、简介

陕西省延川县人。194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司令部任机要员;195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冬赴朝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任参谋;1951年11月回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三部任机要员;1954年12月转业到北京建筑工程局干部学校从事人事管理工作;1956年,贺世哲先生响应党和国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学习;1960年8月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历史系,分配到兰州艺术学院任教;1961年12月,贺世哲先生调入地处大漠戈壁的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敦煌历史文化研究工作;1980年起任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1985年起贺世哲先生任院党委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1982年评为副研究馆员;1987年评为研究馆员。1993年离休。2011年3月21日,贺世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兰州逝世,享年81岁。

自1976年以来,贺世哲先后出版《敦煌石窟论稿》《敦煌图像研究——十六国北朝卷》等专著6部,发表论文50余篇,在敦煌石窟历史和内容研究方面取得开拓性和突破性成就,为推动敦煌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推崇。

敦煌研究院对这位长期兼任甘肃敦煌学学会顾问的老先生评价称,学术上宽以待人,奖掖后学,常将自己所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行学者及青年学子;他严守学术规范,学风严谨,对所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经过仔细推敲和反复斟酌;在敦煌学术事业中表现出的刻苦钻研和开拓创新精神,以及留给我们的丰硕研究成果,堪为学界楷模。

二、主要论著目录

(一)著作

1.独著

(1)敦煌艺术小丛书·莫高窟壁画艺术(北宋)[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2)敦煌石窟全集·法华经画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敦煌石窟全集·楞伽经画卷[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3;

(4)敦煌石窟论稿[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5)敦煌图像研究——十六国北朝卷[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6)北朝—隋时期敦煌法华图像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7)解读敦煌·法华经故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8)解读敦煌·禅宗经典故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合著

(1)贺世哲,施萍婷.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四二八窟(北周)[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2)贺世哲,樊锦诗,赵声良,李永宁,施萍婷,王惠民等.敦煌艺术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

(二)代表性论文

1.独立完成

(1)唐末张议潮统一河西[J].甘肃师大学报,1976(02).98-102;

(2)武则天与佛教[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02):61-64;

(3)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校勘[J].中国史研究,1980(03):25-42;

(4)敦煌莫高窟北朝石窟与禅观[J].敦煌学辑刊,1980(00):41-52;

(5)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J].敦煌研究,1982(02):62-87;

(6)敦煌莫高窟第二四九窟窟顶西坡壁画内容考释[J].敦煌学辑刊,1982(00):28-32;

(7)从一条新资料谈藏经洞的封闭[J].西北史地,1984(03):83-86;[M]//敦煌石窟论稿.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608-614;

(8)关于二八五窟之宝应声菩萨与宝吉祥菩萨[J].敦煌研究,1985(03):37-40;

(9)敦煌莫高窟隋代石窟与“双弘定慧”[C]//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上).1985:17-60;[M]//敦煌石窟论稿.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23-64;

(10)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洞窟的营造年代[M]//敦煌石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94-236;[C]//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4).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92-147;[C]//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篇.兰州:甘肃民族出版,2000:306-453;[M]//敦煌石窟论稿.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496-593;

(11)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经变》[J].敦煌研究,1986(01):1-26;

(12)莫高窟第285窟窟顶天象图考论[J].敦煌研究,1987(02):1-13;

(13)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西壁内容考释(摘要)[J].敦煌研究,1988(02):54-56;

(14)关于北朝石窟千佛图像诸问题[J].敦煌研究,1989(03):1-10+121;

(15)关于北朝石窟千佛图像诸问题(续)[J].敦煌研究,1989(04):42-53;

(16)试论曹仁贵即曹议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3):40-46

(17)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J].敦煌研究,1992(04):1-20;

(18)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二)[J].敦煌研究,1993(01):1-10;

(19)莫高窟第192窟《发愿功德赞文》重录及有关问题[J].敦煌研究,1993(02):1-4;

(20)再谈曹元深功德窟[J].敦煌研究,1994(03):33-36;

(21)关于敦煌莫高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J].敦煌研究,1994(02):67-88;

(22)敦煌石窟研究的一点想法[J].敦煌研究,1994(特刊):64-65;

(23)莫高窟北朝五佛造像试释[J].敦煌研究,1995(03):117-124;

(24)敦煌北朝洞窟中之十方佛造像新探[C]//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6:56-60;[M]//敦煌石窟论稿.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488-495;

(25)莫高窟第420窟窟顶部分壁画内容新探[J].敦煌研究,1996(04):6-9;

(26)读莫高窟第254窟《难陀出家图》[J].敦煌研究,1997(02):4-8;

(27)莫高窟第290窟佛传画中的瑞应思想研究[J].敦煌研究,1997(01):3-7+186;

(28)石室札记(一)[J].敦煌研究,1999(01):29-31;

(29)石室札记(二)[J].敦煌研究,1999(04):50-55+187-188;

(30)敦煌莫高窟释迦、弥勒、阿弥陀的三佛造像[C]//1994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50周年·石窟考古卷.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1-25;[M]//敦煌石窟论稿.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8):463-487.

(31)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C]//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127-217;[M].敦煌石窟论稿.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8):135-224.

(32)对张大千“不曾破坏敦煌壁画”之质疑[J].敦煌研究,2001(01):176-180;

(33)石室札记——重新解读莫高窟第285窟北壁八佛[J].敦煌研究,2003(01):22-24+110;

(34)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J].敦煌研究,2006(06):35-42;

(35)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续)[J].敦煌研究,2007(04):16-28;

(36)浙江新昌千佛岩三世十方佛造像[J].敦煌研究,2008(03):1-4+115;

(37)敦煌楞伽经变使用唐译七卷本《楞伽经》原因试析[J].敦煌研究,2009(03):1-6+123;

(38)谈段文杰先生的学术贡献[J].敦煌研究,2011(03):18.

2.合作完成

(1)贺世哲,孙修身.《瓜沙曹氏年表补正》之补正[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01):72-81;

(2)贺世哲,孙修身.瓜沙曹氏与敦煌莫高窟[C]//敦煌研究文集,1982:220-272;

(3)施萍婷,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初探[M].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3).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7:177-191;

(4)施萍婷,贺世哲.近承中原,远接西域——莫高窟第四二八窟研究[M]//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四二八窟(北周),1998:10-27;

(5)贺世哲,王惠民.敦煌楞伽经变考论[J].敦煌研究,2011(04):1-1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