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孙修身(1935—2000)

一、简介

河南荥阳人。1959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在西北民族学院、临泽县水利局工作;1963年调入敦煌文物研究所,曾任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1999年退休。

长期从事敦煌历史、敦煌石窟壁画内容考释研究,尤其在敦煌佛教史迹画、敦煌与中西交通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5部。

二、主要论著目录

(一)著作

1.敦煌三界寺(油印本)[M].敦煌文物研究所,1981;

2.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3.王玄策事迹钩沉[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4.敦煌石窟全集12·佛教东传故事画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敦煌与中西交通研究——敦煌学研究丛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二)代表性论文

1.独立完成

(1)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画介绍(一)[J].敦煌研究,1981(01):98-110;

(2)从《张骞出使西域图》谈佛教的东渐[J].敦煌学辑刊,1981(01):128-131;

(3)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画介绍(二)[J].敦煌研究,1982(01):98-110;

(4)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画介绍(三)[J].敦煌研究,1982(02):88-107;

(5)张淮深之死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2):33-38;

(6)从莫高窟的文物资料看中尼人民的传统友谊[J].兰州学刊,1982(01):66-69;

(7)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画介绍(四)[J].敦煌研究,1983(00):39-55;

(8)谈与瓜州曹氏世谱有关的几个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1983(05):113-118;

(9)斯2614号卷写作年代的考定[J].敦煌学辑刊,1984(01):41-44;

(10)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画考释(五)[J].敦煌研究,1985(03):63-70;

(11)莫高窟第76窟《八塔变相》中现存四塔考[J].敦煌研究,1986(04):37-46;

(12)唐代瓜州晋昌郡郡治及其有关问题考[J].敦煌研究,1986(03):11-20;

(13)敦煌佛教艺术和古代于阗[J].新疆社会科学,1986(01):52-59;

(14)肃北县一个庙石窟考察简记[J].敦煌研究,1986(02):117+71;

(15)莫高窟佛教史迹画内容考释(七)[J].敦煌研究,1987(03):35-42+117;

(16)莫高窟佛教史迹画内容考释(八)[J].敦煌研究,1988(01):3-8+113;

(17)莫高窟佛教史迹画内容考释(九)[J].敦煌研究,1988(04):26-35+121-122;

(18)瓜、沙曹氏卒立世次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15-22;

(19)敦煌遗书伯三O一六号卷背第二件文书有关问题考[J].敦煌学辑刊,1988(Z1):25-43;

(20)从凡夫俗子到一代名僧的刘萨诃[J].文史知识,1988(08):81-84;

(21)敦煌石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相》(摘要)[J].敦煌研究,1988(02):38-40;

(22)敦煌遗书吐蕃文书P.t1284号第三件书信有关问题考[J].敦煌研究,1989(02):65-72;

(23)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和中原王朝的交通[J].敦煌研究,1989(03):51-56+91;

(24)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和中原王朝的交通[J].敦煌研究,1989(04):65-69+90;

(25)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可汗世系考[J].敦煌研究,1990(03):46-51+29+119;

(26)伯4640号卷背归义军《布、纸破历》的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1990(02):275-284;

(27)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和中原王朝的交通[J].敦煌研究,1990(01):66-71+120;

(28)伯2155《曹元忠致甘州回鹘可汗状》时代考[J].敦煌研究,1991(02):27-32+117-118;

(29)跋伯3931号卷甘州回鹘致中原王朝两《表本》[J].西北民族研究,1991(02):20-30;

(30)西夏占据沙州时间之我具[J].敦煌学辑刊,1991(02):37-43;

(31)伯3718《李府君邈真赞》有关问题考[J].敦煌研究,1991(01):69-76+119;

(32)敦煌莫高窟第296窟《须阇提故事》的研究[J].敦煌研究,1992(01):1-10+118;

(33)试论甘州回鹘和北宋王朝的交通[J].敦煌研究,1994(04):41-46+47-48+49-54;

(34)唐朝杰出外交活动家王玄策史迹研究[J].敦煌研究,1994(03):17-32+163-164;

(35)中国新样文殊与日本文殊三尊五尊像之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1996(01):44-58+185;

(36)唐敕使王玄策使印度路线再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02):87-105+10;

(37)山东成武白浮图村《父母恩重经》碑校记[J].敦煌研究,1997(02):131-136

(38)四川地区文殊菩萨信仰述论[J].敦煌研究,1997(04):75-93;

(39)大足宝顶与敦煌莫高窟佛说父母恩重经变相的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1997(01):59-70+187-188;

(40)成武本《佛说父母恩重经》之意义[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7(03):80-81+24;

(41)陕西延安市清凉山万佛寺第2窟内容考[J].敦煌研究,1998(02):55-60+185;

(42)儒释孝道说的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1998(04):1-11+182;

(43)丝路南道支线乌弋山离道考[J].丝绸之路,1999(S1):10-15;

(44)唐初中国和尼泊尔王国的交通[J].敦煌研究,1999(01):100-109;

(45)唐初中尼交通四题[J].中国藏学,2000(04):64-74;

(46)唐代瓜州晋昌郡治及其有关问题考[J].丝绸之路,2011(18):57-64.

2.合作完成

(1)贺世哲,孙修身.《瓜沙曹氏年表补正》之补正[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72-81;

(2)孙修身,党寿山.《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考释[J].敦煌研究,1983(0):102-107+7;

(3)孙修身,孙晓岗.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J].敦煌研究,1995(01):7-15;

(4)孙修身,赵玉安,席延昭.河南省巩义市慈云寺调查记述[J].敦煌研究,1999(03):20-29+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