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正文

《杂阿含经》残叶

日期:2014-11-19

                                                                            B5313()                                                                       B5313()

馆藏编号为B53:13,出土于莫高窟北区第53窟。该佛经正面残存2片,不可拼接,属于同一件文书当无疑。白麻纸,打浆不匀,有筋头,纸较厚,纸较硬。文面下有朱红框线。残存回鹘文21行,正面开始有汉文页码“一叶”。硬笔草书体书写。背面残存21行,文面上有朱红色边框。硬笔手写草书体。为佛经残片。从这两面文中多处夹写汉字分析,此回鹘文佛经当译自汉文本。文书残宽13.1(左),7.7(右),残高11(左),11.3厘米(右)。

该回鹘文佛经残叶,为贝叶式,两面书写,系摘译自汉文本《杂阿含经》第7卷的部分内容。残叶的翻译年代可以定为元代。采用摘取汉文原文中的部分词句直译而成。

《阿含经》为早期佛教基本经典的汇集,一译“阿芨摩”,意为“传承的教法”或“集结教法的经典”。一般认为,此经基本内容在佛教第一次结集时就已被确定,至部派佛教形成的前后被系统整理,约公元前1世纪时成文。现北传佛教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壹阿含经》4部,称四阿含。《杂阿含经》为北传佛教四阿含之一,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50卷,共收1362部经。与其他阿含经相比,该经因每部经篇幅短小且“杂碎”,故称为《杂阿含经》。

据专家考证,目前发现的回鹘文《杂阿含经》贝叶式版本,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出自敦煌的残经为贝叶式。但遗憾的是,由于敦煌北区B53:13出土的该叶《杂阿含经》残经已碎为四片,很难确定原件每面书写的准确行数。最后经过专家仔细对照汉文原文,推断出这件回鹘文译文残叶的每面至少应在30行以上。

另外,从该叶回鹘文佛经中多处有修改的痕迹。说明该叶残经属于手稿本。

参考文献:

彭金章、王建军编,《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

张铁山,莫高窟北区B53:13窟出土回鹘文《杂阿含经》残叶研究 ,《敦煌研究》,2001.2

作者:编辑:巩彦芬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甘肃敦煌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举行

  • 敦煌研究院与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2024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 敦煌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 省级人才计划公示,敦煌研究院15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