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正文

莫高讲堂∣荣新江教授在敦煌研究院的学术两讲

日期:2022-08-30

2022年8月25日、26日下午,由敦煌研究院科研管理处、敦煌学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莫高讲堂”2022年度第8期、9期学术讲座在敦煌研究院学术小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荣新江教授应邀做了《从敦煌发现长安:谈谈敦煌文献对唐代长安研究的贡献》《敦煌文献刊布的再出发》两场专题学术讲座,讲座分别由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馆员赵声良,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张小刚主持。来自院内外1600余名听众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同聆听了讲座。

《从敦煌发现长安:谈谈敦煌文献对唐代长安研究的贡献》的讲座,荣新江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古代最盛期的隋唐王朝的都城长安,它曾是各种人物活动、各类事件发生和演变的中心舞台,但可惜的是目前地面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文献也多分散。敦煌虽然地处边陲,但得天独厚地留下了大量图像材料;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集中了大量唐朝时期的各类文献资料,使得我们对于两地文化交往的探讨有了可能。荣新江教授通过敦煌壁画、文书结合进行释读和分析,以唐长安崇仁坊为例,探讨长安社会从初唐到晚唐的社会变迁。以小见大,给大家展示了一个活的长安城,揭示了敦煌文献对唐代长安研究的贡献。

自敦煌文献发现、流散世界多地,学界对敦煌文献整理刊布工作笔耕不辍,延续一个多世纪。荣新江教授《敦煌文献刊布的再出发》讲座,从法藏文献出发,回顾了敦煌文献的整理历程,分析敦煌文献的整体刊布和整理状况以及重新整理敦煌文献存在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敦煌文献的整理的定名方法和原则,以及如何呈现敦煌文献的原始样貌等。特别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僧人旅行记录文书、于阗语会话练习簿等举例分析,重点强调文献的整理工作当中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文献材料,不仅要关注丝绸之路上汉文化的传播,同时也要推进理解出土文献中反映的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

现场听众就唐代佛教世俗化的变化与长安城的礼访,吐火罗语命名等相关问题等与荣新江教授进行交流探讨。荣新江教授的讲座不仅为大家奉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学术盛宴,更让大家看到敦煌石窟、文献资料外延拓展的重要价值,启发学者将敦煌学研究放在更广阔、更开放的视野中进行。



作者:文/何玉梅 图/胡慧君编辑:褚梦甜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敦煌研究院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 苏伯民会见日本株式会社阪急交通社友好人士

  • 大爱传丝路 健康护芳华 ——“走进敦煌 育爱同行”女性健康公益行在敦煌研究院举行

  • 敦煌研究院召开2025年度重点工作部署会议

  • 敦煌研究院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