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史料整理与研究”推进会暨“工匠与文明演变”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日期:2024-06-13

6月8-9日,由敦煌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史料整理与研究”推进会暨“工匠与文明演变”学术研讨会在敦煌顺利召开。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李化成主持开幕式并致辞,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原所长、研究馆员马德在开幕式上致辞。

马德首先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对项目已经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说,此次会议的目的既是全面梳理过去的成绩,也是发现不足与差距,以便规划未来研究工作,更好推进项目研究任务的完成。李化成表示,此次研讨会是对项目组阶段性研究的学术总结,也是对敦煌以及丝绸之路工匠历史的回应,更是对丝绸之路工匠与世界文明发展演变关系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开幕式后,陕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项目首席专家潘天波汇报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系统介绍了各课题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指出课题组在史料整理规范和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各子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阶段性研究进展以及下一阶段研究计划。与会代表围绕课题进展、课题研究的着眼点和制高点展开了深入讨论交流。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史料整理与研究”由陕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潘天波担任首席专家,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马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砚祖、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胡玉康、陕西科技大学教授李琰君分别担任子课题负责人,项目课题基于全球史视野,以“丝路工匠”为研究对象,全面整理丝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史料,探讨丝路工匠文化交流机制,归纳丝路工匠文明互鉴经验与功能。

会上,还发布了陕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项目首席专家潘天波的新书《考工格物》(5卷本),该书从不同侧面书写了中华工匠文明的全球影响,反映了中华工匠在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身份。

敦煌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大理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江苏凤凰美术社、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等全国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


作者:图/文:“丝绸之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史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组编辑:王玉珠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石窟与文明的对话——莫高窟第285窟专题研讨会” 在敦煌举办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史料整理与研究”推进会暨“工匠与文明演变”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 东大校庆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受邀在东南大学“六朝松”大师讲堂作学术报告

  • “敦煌石窟题记研究总结与多元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召开

  • “丝绸之路物质文化研究新视角”工作坊(第二期) 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