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正文

心归处,是敦煌——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回眸

日期:2024-09-26

敦煌莫高窟。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水麦积山石窟考察。他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此次在甘肃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总书记两次视察,是敦煌研究院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敦煌研究院工作的充分肯定,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9月23日举行的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座谈会上,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感慨万千。

80年来,敦煌研究院精心保护和修复文物,潜心研究弘扬敦煌文化,用心推动文化旅游开发,探索出“保护、研究、弘扬”三位一体平衡发展模式,构建起石窟保护“敦煌经验”、文物科技“敦煌标准”和遗产管理“敦煌模式”,有效引领国际敦煌学研究,有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建设文化强省、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座谈会现场。

赓续接力守护瑰宝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结束了敦煌石窟近400年无人管理、任凭损毁、屡遭破坏偷盗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敦煌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1950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

80年来,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把研究保护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和无悔追求,缔结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如今,敦煌研究院已发展成为我国管理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遗址博物馆、敦煌学研究实体和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科研基地。

“回望跨越80年的艰苦跋涉,总能让每一个莫高窟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座谈会上,赵声良说。

“1962年,我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来考古实习。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研究单位住的是土屋、土炕,用的是土桌、土凳,喝的是苦咸水,点的是煤油灯,爬‘蜈蚣梯’才能进入洞窟,靠镜面折射借光临摹壁画……过着那样艰苦的生活。”座谈会上,“敦煌的女儿”、86岁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饱含深情,分享了她第一眼见到的莫高窟,初次认识的敦煌。

樊锦诗说,自1963年到莫高窟工作后,逐渐理解了前辈们为什么能在莫高窟长期坚守。

“我想,如果没有前辈莫高人长期甘于坚守和苦干的精神,如果没有他们在荒芜凋敝、飞沙扬砾、物资匮乏、交通不便、陋屋斗室、无水无电的艰苦条件下,筚路蓝缕、开基创业,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大好局面。”樊锦诗明白,为了敦煌石窟久远长存,应该把前辈们的精神财富总结出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敦煌研究院专家马竞驰守着莫高窟工作了近50年,退休后时常去看看窟,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过去,我主要从事敦煌石窟保护、游客讲解接待和旅游开放管理工作,像一个‘领读者’,帮助世界各地的游客‘阅读’莫高窟这部博大精深的巨著。现在,我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补课’学习,毕竟莫高窟这本‘大书’我还没有完全读懂,没有完全读透。”

时间瘦,指缝宽。像樊锦诗、马竞驰这样,心归敦煌、根入石窟的莫高窟人还有许多,一个又一个,一代接一代。从几乎不懂文物保护的敦煌新人,慢慢成长为石窟寺和土遗址保护的专业人才。

他们,一个接一个,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敦煌,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和魅力。

“新时代的青年文物保护工作者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继承他们的精神与智慧,同时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创新责任。”座谈会上,青年专家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裴强强说,“展望未来,我们不仅要守护敦煌的悠久历史,更要以开放的胸怀和国际化的视野,推动敦煌文化走向世界。”

薪火相传,心灯常明。一个个可敬可爱的人来到敦煌、扎根大漠,成为莫高窟人,合笔写就今天的敦煌。他们,每一个,都值得被看见、被书写。

1965年9月30日,敦煌文物研究所员工合影。

加快建设“典范”“高地”

铢积寸累,日就月将。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持续丰厚“典范”“高地”两个词语的深厚内涵。

建设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建成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唯一的全气候大型物理模拟平台和遗址保护物理仿真实验室,上线“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创办石窟寺与土遗址保护领域首个专业学术期刊——《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出版《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二卷)、《敦煌艺术大辞典》等学术专著100余部……

5年来,敦煌研究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锚定“典范”“高地”建设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持续夯实文物保护科学基础,提升预防性保护能力;加强敦煌学学术研究,不断拓宽敦煌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扎实推进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创新敦煌文化传播方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喜人。

奋力书写一份份精彩的“敦煌时代答卷”,更立足敦煌,走向世界。

“敦煌经验”,被应用到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等石窟寺的保护与研究中,推广向全国10余个省份的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项目,并走出国门,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中国方案。

“敦煌道路”,越走越宽,越具特色。敦煌研究院构筑起国家级、省部级以及院校、院企融合平台,树立“敦煌论坛”等学术交流品牌,组织高质量学术会议、讲座、考察与交流活动,扩大国内外合作渠道,形成了跨学科、跨机构的开放、多元合作生态。

在学科建设、共建平台、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学术交流方面,兰州大学与敦煌研究院不断深化合作。“这两年,我们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整合敦煌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优势资源,推动文化遗产学科交叉融合,并充分利用甘肃文化遗产资源,推动双方在敦煌学研究、考古文博等方面引领全国文物考古、文物保护。”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沙勇忠介绍。

前不久,北京科技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在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达成合作。

“过去几十年间,我们与敦煌研究院联系密切,开展了‘古代壁画保护规范研究之颜料分析方法’课题,推进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土遗址冻融破坏机理与监测技术研究’等。”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大林说,依托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的研究实践经验,学校将继续助力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

和衷共济,敦煌不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敦煌朋友圈”,共同成就今天的敦煌。

敦煌研究院。

文化航母扬帆远航

2017年1月17日,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三大石窟整建制划入敦煌研究院管理。这意味着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这6处甘肃精华石窟全部纳入敦煌研究院管理,正式开启“一院六地”的“敦煌模式”,标志着我省着力打造的石窟保护研究利用“文化航母”扬帆启航。

“一院六地”所辖6处石窟,点缀在横贯甘肃东西1500余公里的古丝绸之路上,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朝代序列最完整的石窟艺术长廊,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荣光。

“一院六地”所辖石窟,横贯甘肃东西1500余公里。

7年时间倏忽而过,敦煌研究院所辖六处石窟的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工作逐步提质、上档、升级,“一院六地”文化航母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针对北石窟寺严重风化、麦积山栈道安全、炳灵寺洪水侵蚀等问题,或开展专项研究,或携手各界联合攻关;

2020年5月18日,在“世界博物馆日”这一天,通过5G网络实现“一院六地”首次全球直播;

将“数字敦煌”项目扩展为“数字甘肃石窟”项目,完成麦积山石窟第135窟、榆林窟11个洞窟、西千佛洞全部洞窟的文物数字化采集,以及北石窟寺第165窟彩塑三维数字化等工程项目;

开展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和北石窟寺多个洞窟的保护研究修复和数字化项目,多措并举加强三处石窟的学术研究、文化弘扬和管理服务能力;

逐步形成六处石窟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系统,开展甘肃省石窟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

“近年来,我们对照‘敦煌样本’,借助敦煌研究院的指导帮助,让庆阳的石窟文化在全国、世界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庆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迭目江腾介绍说。

“我们学习借鉴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弘扬’三位一体平衡发展模式,更加重视对炳灵寺石窟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临夏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万学科告诉记者,“目前,已将炳灵寺石窟列为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主题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在建院8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敦煌研究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莫高精神’,锚定‘典范’‘高地’建设目标,奋力打造世界一流遗址博物馆,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赵声良信心满满。

千余年敦煌莫高窟,八十载敦煌研究院,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作者: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苏家英编辑:王洁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座谈会举办

  • 敦煌研究院八十载:几代莫高人忆芳华向未来

  • 心归处,是敦煌——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回眸

  • 风沙不移志 莫高甘长终 ——敦煌研究院守护瑰宝八十载

  • 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