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正文

【我是这样做学问的】与莫高窟相伴,守一不移

日期:2025-01-15

我与敦煌的结缘始于1962年8月。按照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惯例,毕业班的学生要到典型的文化遗产地参加毕业实习。敦煌莫高窟是我年少时的梦想,我对她充满了向往。老师安排我去敦煌莫高窟,正巧了却我的一桩心愿。

在敦煌莫高窟参观学习,我被面前各式各样的洞窟,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彩塑,丰富多彩、璀璨瑰丽的壁画所震撼。可是举目远望,莫高窟周围都是戈壁荒漠,近看与洞窟相邻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是我这样住惯了城市的学生想象不到的艰苦:住的是土屋、土炕,用的是土桌、土凳、煤油灯,喝的是苦咸水,爬“蜈蚣梯”才能进入洞窟,靠镜面折射借光临摹壁画……不过,在艰苦中求卓绝,不正是莫高窟人的精神吗?以常书鸿、段文杰为代表的老一辈莫高窟人,身居大漠而志存高远,板凳能坐十年冷。我初来乍到,虽还不能理解,却深为佩服。我自幼体弱多病,在莫高窟严重水土不服,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实习,回上海家里完成实习报告。

1963年大学毕业时,我服从分配又来到敦煌莫高窟。离校前,北大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苏秉琦先生专门把我叫到他的住处。他跟我说:“你去的是敦煌,将来你要编写考古报告,这是考古的重要事情。”他还慈祥地对我说:“考古报告就像二十四史一样,是要留史的,必须得好好搞。”听了苏秉琦先生的这番嘱咐,我意识到去敦煌莫高窟工作,就是要担当起编写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重任。

编写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是永久地保护、保存敦煌石窟科学档案资料的基础工作,是满足深入研究的需求,甚至一旦石窟坍塌,报告就成为复原的依据。所以,必须做到全面、完整、系统、准确地记录、编写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保管的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共552个洞窟的全部内容、所有遗迹和各种现象。由于石窟内容涉及宗教、历史、艺术、测绘、计算机、摄影、化学等多种文理学科,所以考古报告的编写离不开文献的引用和佐证,如此才能做出有说服力的解读。做好考古报告必然要阅读文献,我常常把头埋在书山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做石窟考古报告是一件复杂工程,也是费时费力的“笨”事情,要完成全部《敦煌石窟全集》的考古报告,把一辈子放进去也不够。由于忙于敦煌保护事业,我们这代人真正开始做学术研究的时间很晚。1963年我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2011年才出版了《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可以说是四十多年才磨一剑。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充满惭愧和焦虑,常常责问自己:“如果不把考古报告做出来,我这辈子到莫高窟干什么来了?”可见,人这一辈子,无论做事、做学问,一定要守一不移。

做学问是急不来的,考古报告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工程,必须扎扎实实地下功夫,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只看数量。我想,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这是学术研究的寂寞所在。敦煌学的学术史说明,始终有一群人在从事最基础的研究工作,打下牢固的“地基”,甘为人梯。夯实最基础的研究,做最扎实的学术,寓保护于研究之中,寓热爱于责任之中,这是敦煌研究院的学风。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的考古手段、方法、理念都有很大的进步,考古研究进入了最好的时代。作为世纪工程,敦煌石窟考古报告完成了第一、第二卷,现在正在做第三、第四卷。敦煌研究院已将完成《敦煌石窟全集》纳入规划,必须持续地、不间断地将考古报告一卷卷做下去,助力国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我一直敬佩老前辈能够心无旁骛地坚守在艰苦的荒漠戈壁中,保护和研究敦煌石窟,去世后仍安息在宕泉河畔的墓地,与莫高窟相伴,守一不移。他们是莫高窟人的榜样——保护就保护,画画就画画,研究就研究,一辈子只想干好一件事。

一代又一代“打不走的莫高窟人”,就像沙漠中的胡杨,努力从贫瘠的荒漠中汲取水分和养料,坚强地阻挡着风沙和岁月的侵蚀。作为一名毕生从事敦煌石窟保护、管理、考古研究的文物工作者,我以前辈为榜样,为莫高窟尽力是我此生的欣慰。

(作者:樊锦诗,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整理


作者:王美莹编辑:王芳芳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我在敦煌读壁画”第19期分享会暨“第三届青年学者研究生敦煌石窟研习营工作坊”在敦煌举办

  • 【我是这样做学问的】与莫高窟相伴,守一不移

  • 2024年度敦煌研究院学术成果报告会

  • 甘肃省文化人才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项文博类人才培养班圆满结业

  •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在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