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原研究馆员万庚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6月24日上午10时在兰州逝世,享年99岁。
万庚育先生,1922年1月2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1940年8月至1942年1月在湖北省农业专科学校学习;1942年8月至1946年7月在四川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1946年8月至1949年8月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工作;1953年3月至1954年7月在北京大学附属医学院工作;1954年8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敦煌壁画临摹和研究工作。1983年先后被甘肃省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甘肃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88年曾任甘肃省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1990年11月退休。2017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她“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万庚育先生怀着对祖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满腔热情,于1954年和丈夫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自愿来到大漠戈壁深处的敦煌莫高窟,此后一直从事敦煌壁画的临摹与研究工作。她绘制的“敦煌莫高窟全景图”,真实、准确地绘制了50年代敦煌莫高窟全景,全长9米,1956年被带到北京在“临摹壁画的展览”上展出,并被《人民画报》刊登。
她临摹敦煌壁画,精益求精,充分掌握古代绘画技艺,她的临摹品作为敦煌研究院老一辈临摹研究敦煌壁画的成果,多次参加国内外敦煌艺术展览。除了临摹敦煌壁画外,她还参与了天梯山石窟壁画、陕西懿德太子墓壁画的临摹工作。2000年6月在兰州隍庙大敦煌艺术馆举办的“万庚育先生临摹敦煌壁画展”,受到社会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她的临摹品被选入敦煌研究院编的《敦煌壁画临本选集》。2004年出版了《万庚育临摹敦煌壁画选集》。
万庚育先生在临摹敦煌壁画的同时,潜心研究敦煌艺术,她参与了敦煌壁画供养人题记的全面调查工作,并参加编撰《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还参与编撰《敦煌的艺术宝藏》《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 15 敦煌壁画》《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中国壁画全集·敦煌 <9> 五代·宋》等重要著作,受到敦煌学界好评。她撰写发表的《谈谈莫高窟的早期壁画及其装饰性》《莫高窟、榆林窟的西夏艺术》《莫高窟的盛唐艺术》《敦煌壁画中的技法之一晕染》等论文,反映了她长期临摹研究的重要成果,对于认识古代壁画艺术的风格与技法特色,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万庚育先生正直诚实、光明磊落、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淡泊名利,为敦煌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为敦煌文物事业、为敦煌艺术传承创新奉献了一生。万庚育先生曾说:“这一辈子从来都没有后悔过恋上敦煌”。“敦煌,让我的生命之花如此的灿烂。”
万庚育先生的一生,正体现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她热爱祖国、热爱敦煌、热爱艺术、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将不断激励我们继续推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平衡协调高质量发展。
敦煌研究院
202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