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博物馆直播“火”缘于“活”

日期:2020-03-25

从今年2月开始,抖音、淘宝、腾讯、快手等大型互联网平台相继举办“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全国几十家博物馆参与,网友反响热烈,单日观看量超过千万。作为闭馆期间博物馆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新方式,直播备受观众欢迎和社会关注,已成为文博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

基于防疫考虑,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在此次疫情暴发之后集体闭馆,但关闭了“门”却打开了“窗”——多家博物馆借助大型互联网平台,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向观众提供文物讲解服务。从实践效果来看,此举创造了多赢,观众、博物院、网络平台等方面都是赢家。

虽然网上直播与现场参观,对观众而言是不同体验,但坐在家里“参观”博物馆的感觉会很不错,这既避免了交叉感染,也丰富了“宅”家生活;既节省时间、经济成本,还可跨地域参观。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博物馆直播中了解传统历史文化。

博物馆直播之所以会“火”,既与疫情带来的空闲时间有关,也与博物馆变“活”有关。所谓“活”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甘肃博物馆等参与者,在疫情期间不是闭馆放假,而是转变思维、主动适应,借助直播使传统博物馆变成了“网上博物馆”。

另一方面,博物馆直播讲解员把文物讲“活”了。公众对博物馆直播是否感兴趣,与讲解员的阐述方式、表达能力有很大关系,比如“碑林就是这么任性,让大夏石马这么珍贵的文物看厕所”,会让网友对博物馆、文物产生浓厚兴趣,即抖包袱、说段子、讲金句的效果大不一样。

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是因为馆藏文物,而文物是“睡”在博物馆还是“活”起来,完全取决于博物馆管理者和讲解员。好的管理者会利用各种手段让博物馆全国闻名、世界闻名。同时,很多人都有一种体会,博识、幽默的讲解员与古板、知识贫乏的讲解员,给观众的体验是不同的。

所以,期待所有博物馆都能“活”起来,既可以以多种创新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也可以像疫情期间参与博物馆直播的博物馆一样,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线下参观走向线上直播。


作者:编辑: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甘肃敦煌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举行

  • 敦煌研究院与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2024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 敦煌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 省级人才计划公示,敦煌研究院15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