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使东西方文明走上了交融交汇的通途。
2000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这是历史潮流的沿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图为莫高窟第112窟南壁壁画“反弹琵琶乐舞图”。这幅壁画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结晶,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 敦煌研究院供图
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明确要求。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文明对话,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促进各国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相通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基础和支撑”。正是通过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
图为莫高窟328窟,受到中国传统殿堂建筑影响。来源:敦煌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心相通的重要作用,提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等等。在这些重要论述的指导下,“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包容性的发展合作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莫高窟代表壁画:吉祥天女之伎乐。图为榆林窟第19窟。来源:敦煌研究院
丝路兴,敦煌兴。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敦煌研究院“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日益发展,敦煌文化逐渐成为推进民心相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共建“一带一路”,敦煌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被赋予“一带一路”建设“民心相通”的重要使命。
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提出殷切期望。几年来,敦煌文博会聚焦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这个主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