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莫高讲堂”第3期暨“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佛教民俗学系列讲座(第1、2讲)成功举办

日期:2022-03-19

3月18日下午,由院科研管理处、佛学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莫高讲堂”第3期暨“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佛教民俗学系列讲座(第1、2讲)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像艺术研究所所长张从军教授和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副秘书长潘城博士分别作题为《汉画像石中的佛教图像》和《比较民俗学视野下的佛教与茶》的专题分享。讲座由佛学研究中心根敦阿斯尔博士主持,吸引了200余位学者线上参与。

张从军首先介绍了汉画像石在中国的分布,指出最为密集的地区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些汉画像常常被雕凿在丧葬中的石椁、石墓、石祠堂和石阙的表面。他从民俗学的角度将汉画像石中的内容分为辟邪、升仙和教化三个方面,并重点讲述了汉画像石中佛教图像问题。通过分析图像中人物具有的坐姿、头光、手印,装饰纹样中的莲花纹、火焰纹以及建筑形制等方面,他指出了这些图像与佛教的关联。最后还分享了从民俗学、图像学角度对汉画像石研究的心得,也探讨了从佛教民俗学角度对敦煌石窟图像研究的可能性。

潘城分享了他近年来以比较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对佛教与茶的研究成果。他首先从敦煌写本《茶酒论》、历史典籍、历代绘画作品切入,介绍了佛教茶文化基础理论的历史;其次从佛教在历史上对推动饮茶的普及并创造了饮茶的意境和“茶道”概念,指出佛教对茶叶的生产和传播茶文化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讲述了通过亲身对日本茶道的田野调查后,发现佛教茶文化已经是日本寺院民俗生活的一部分。最后他对现代佛教与茶,特别是“禅茶”研究及实践活动进行了展望。

两位学者以自己多年的研究积累,从民俗学的视角和方法探究了不同领域内的学术问题,拓展了大家的研究视野,促进了学者间的交流。此次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拉开了“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佛教民俗学系列讲座的序幕,同时对从佛教民俗学的角度探究敦煌石窟佛教艺术的可能性提供了实践参考。


作者:阎小龙编辑:褚梦甜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敦煌研究院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 苏伯民会见日本株式会社阪急交通社友好人士

  • 大爱传丝路 健康护芳华 ——“走进敦煌 育爱同行”女性健康公益行在敦煌研究院举行

  • 敦煌研究院召开2025年度重点工作部署会议

  • 敦煌研究院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