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尔罕(Samarkand)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是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枢纽城市。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的粟特地区地处欧亚大陆十字路口,是欧亚大陆不同地域文明汇聚交融之地。粟特人善于经商,大致从4-9世纪,粟特人几乎垄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成为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使者。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段,是汉唐时期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也是中外文化交融的高地。作为西域来客入华的首站,敦煌也是粟特人最为重要的活动地之一。在敦煌多文化汇聚、交融的发展过程中,粟特人所作贡献甚巨,同时,他们在敦煌也留下了丰富的遗迹。
为加深对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的粟特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对撒马尔罕与敦煌乃至中国文化交流的研究,敦煌研究院定于2023年10月16-21日在莫高窟举办“从撒马尔罕到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本次研究班特别邀请了法兰西学院葛乐耐教授(Frantz Grenet)、纽约大学乐仲迪教授(Judith Lerner)、罗格斯大学朱安耐教授(Annette Juliano)、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沙武田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康马泰教授(Matteo Compareti),敦煌研究院赵声良研究员、张元林研究员、史瀚文特聘研究员(Neil Schmid)等国内外10位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研究班课程为期六天,采取专家讲座与石窟遗址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欢迎国内外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硕博研究生及文化爱好者踊跃报名。
一、组织
主办:敦煌研究院
承办: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佛学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甘肃鸿文敦煌艺术研修中心
二、时间与地点
2023年10月16-21日;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
三、课程安排
四、导师介绍
·葛乐耐,巴黎大学考古学博士,著名考古学家、粟特和波斯语言学家。曾任DAFA(法国驻阿富汗考古代表团)副主任,参与了希腊化城市阿伊哈努姆(Ai-Khanum)的发掘工作。领导法国——乌兹别克斯坦粟特考古团,开展撒马尔罕地区古代遗址的挖掘工作。2013年以来担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以研究伊斯兰之前中亚历史与文化著称。出版专著(含编著)10余种,发表各类文章250余篇。曾多次获得法国“金石碑铭学院奖章”和“国家学术勋章”。鉴于其在粟特考古发掘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被授予撒马尔罕荣誉公民。
·乐仲迪,哈佛大学艺术学博士,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研究员,《内亚艺术与考古杂志》联合主编。研究方向为前伊斯兰时期的伊朗艺术,精通中古波斯语、巴克特里亚语。在国际考古领域,成果涉及粟特、大夏、波斯的壁画、摩崖、印章和金银器研究等。多次参加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大夏、犍陀罗等地遗址的考古发掘。代表性成果有《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4—8世纪大夏到犍陀罗的印章分类与解读》《早期波斯帝国摩崖:权力与荣光》等。
·朱安耐,纽约大学艺术学博士,美国罗格斯大学荣休教授。曾担任罗格斯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副院长,荣退后继续担任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主要集中于汉唐时期中国北方和新疆地区的佛教艺术,出版有《邓县六朝墓葬研究》等多部著作。除了学术研究外,朱安耐在策展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她与乐仲迪联合策划的《僧侣和商人:4—7世纪中国西北(甘肃、宁夏)丝路珍宝》展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葛承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特聘教授,西北大学双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美院丝路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百千万工程人才”。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首席专家,获得省部委等社科优秀成果奖共15次,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出版有《大唐之国》《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五卷本)等20余种著作。
·荣新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FBA),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第7—8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在中外关系史、敦煌吐鲁番研究、隋唐史研究、西域史和民族史研究等方面成就卓著,出版专著30余部,编著和主编3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近20年来对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做了系统研究,论文结集为《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并主编出版《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
·沙武田,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甘肃省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兼任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委员,《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佛教石窟考古、丝绸之路艺术考古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
·康马泰,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突厥、伊朗与中亚学”专业博士,国际伊朗学著名学者。曾执教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及加州大学,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朗与中亚艺术史阿扎佩杰出讲席教授”,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丝绸之路及前伊斯兰时期伊朗文化圈历史与艺术研究。著有《从萨珊波斯到塔里木盆地:前伊斯兰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伊朗艺术与文化》《波斯王朝与写实艺术:伊朗1500年图像学书志》等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代表作《撒马尔罕,世界的中心:解读阿夫拉西阿卜壁画》(英文版)2017年荣获法兰西学院金石与美文学院“雷蒙与伊冯娜·朗提埃年度大奖”。
·赵声良,日本成城大学文学博士 (美术史专业),曾先后受聘为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台南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为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敦煌研究》期刊执行主编。兼任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萃英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合作主任。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敦煌石窟艺术及中国美术史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重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合作完成著作10余部,代表作有《敦煌壁画风景研究》《敦煌石窟美术史(十六国北朝)》《敦煌石窟艺术简史》《敦煌山水画史》等。
·张元林,1989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敦煌研究院工作,2009年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人文研究部副部长、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现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2014—2015年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佛教图像和敦煌艺术与丝绸之路艺术比较研究。在敦煌法华图像艺术、中西艺术交流研究方面成果卓著。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法华艺术史研究”等。发表《敦煌北朝时期〈法华经〉艺术及信仰考察》等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北朝—隋时期敦煌法华图像研究》《中国壁画分类全集•敦煌壁画西魏卷》等4部。
·史翰文,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先后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高等研究应用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系学习,并取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担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亚洲宗教和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助理,美国俄勒冈州里德学院客座副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客座副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兼职副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DKT国际中国区负责人,德国波鸿大学“佛教之路”项目副研究员,芝加哥大学东亚文学比较史项目顾问。主要从事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
五、招生及报名办法
(一)招收人数:120名
(二)研究班管理费:6500元/人(硕、博士生持学生证报名享受半价优惠)
含:授课费、考察费(莫高窟、榆林窟部分开放洞窟和6个特窟)、交通费(莫高窟-市区、敦煌-榆林窟)、资料印制费、研究班期间(16-21日)餐费。
(三)食宿安排
1、研究班期间的午餐、晚餐统一发放用餐券;
2、学员住宿费用自理。主办方统一推荐宾馆:敦煌宾馆(350元/间,位于市区,含早餐)。
(四)报名须知
1、报名期限:截止2023年9月10日
2、报名方式:
•请报名参加研究班的学员在敦煌研究院官方网站(http://www.dha.ac.cn)下载报名表(附件),以邮件形式完成报名
•报名邮件主题词格式为:「学员姓名+“从撒马尔罕到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报名」
•电子报名表请发送至:dhhw@dha.ac.cn(李娟老师收)
(五)录取名单公布日:2023年9月15日
已录取者因故无法参加,请于9月18日前告知主办单位,以便录取候补人员。
【备注】
主办单位保留最终录取学员及活动变更的权利。
研究班的信息发布及课程调整等将于敦煌研究院网站进行公示。
联系人:边 磊 张彦玲 李 娟
电话: 18893591586(边老师)
邮箱: dhhw@dha.ac.cn
地址:甘肃省敦煌市敦煌莫高窟 甘肃鸿文敦煌艺术研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