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
何以敦大煌盛也
一千多年间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多元文化在敦煌和谐共生、碰撞交融,在石窟中留下历史的印记。敦煌艺术的丰富特征,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历史规律。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回顾敦煌文化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正是由于坚定的文化自信,敦煌文化在兼收并蓄和交流互鉴中并没有被“胡化”、被“西化”,反而使我们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更加厚实、更加宏大。
多场耦合实验室
泱泱盛世获重生
在敦煌研究院藏经洞陈列馆的石碑上,镌刻着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的慨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之初,大量敦煌文物便流失到英、法、俄等国,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可是,这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是一段伤心史。
从1944年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到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再到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可谓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敦煌学研究也迎来了新生。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后,面对新问题,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不断“解题”“破题”。
勇担时代使命,一代代杰出的敦煌人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开放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使饱经风霜的敦煌得以重获新生。
敦煌研究院“云游敦煌”小程序
感恩奋进开新局
“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为敦煌研究院做好新时代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
敦煌研究院初步建成国内首个石窟寺监测预警省级平台,实现院属六处石窟监测信息共享;2020年,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由敦煌研究院建成并投入使用。
敦煌学的研究也在大踏步前进。敦煌研究院不断拓展敦煌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文献研究、敦煌艺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敦煌研究院在传播弘扬敦煌文化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尝试。
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
薪火相传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热情褒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莫高精神,并号召大家不断传承发扬,将其具体体现在文物保护和利用事业的方方面面。
源于“坚守大漠、甘于奉献”,敦煌学研究取得新成果。
源于“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敦煌文物数字化工程取得新进展。
敦煌被赋予“一带一路”合作中“民心相通”的使命,自2016年开始,连续举办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也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着文化涵养。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犹在耳畔,殷殷期望,催人奋进。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牢记嘱托,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让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召唤下,古老的敦煌绽放出青春的芳华,走进人们的心灵,走向世界的舞台,为亿万中华儿女奔向光明灿烂的未来积淀起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