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吉尔吉斯国立大学、美国中亚大学、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协办的“中吉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研讨会”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图书馆顺利召开。
与会人员合影
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体育和青年政策部文化遗产保护部主任佐尔多绍夫·奇纳贝克、监察局局长杜伊沙纳利耶娃·艾辛在发言中表示,自2017年吉尔吉斯共和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监察局与敦煌研究院签订合作备忘录以来,敦煌研究院在双方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此次研讨会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吉尔吉斯斯坦调研计划”的重要环节,旨在搭建中吉双方文化与遗产保护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增强双方相互了解,建立稳固的友谊,为双方专家学者的合作与交流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双方专家学者深入对话与经验交流。

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体育和青年政策部文化遗产保护部主任佐尔多绍夫·奇纳贝克先生发言

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体育和青年政策部文化遗产保护监察局局长杜伊沙纳利耶娃·艾辛女士发言
在主题报告阶段,吉尔吉斯斯坦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监察局首席专家捷列先科·奥列西娅,国家科学院研究员苏莱曼诺娃·阿伊达伊、科尔琴科·瓦列里,国立大学副教授索尔托巴耶夫·奥列兹别克、查尔贡诺夫·特米兰,美国中亚大学副教授阿布德卡诺娃·安达等专家,分别阐述了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展、考古新发现及主要研究成果。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裴强强、副研究员张博,兰州大学教授谌文武、张景科,西北大学教授孙满利等专家,介绍了中国土遗址保护工作的发展进程、关键技术和标志性研究成果、典范工程案例、实验室平台建设及保护团队所取得的新成果。
研讨会围绕丝绸之路沿线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传统方法的创新应用、现代科技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等议题,探讨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路线,为丝绸之路历史遗产价值和文明交流提供了更多思路。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调查局首席专家捷列先科·奥列西娅作题为《Ⅱ号佛寺的考古保护工作》报告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裴强强作题为《中国土遗址保护的发展历程》报告

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员苏莱曼诺娃·阿伊达伊作题为《塞玛鲁—塔什岩画所在的高山景观记录》报告

兰州大学教授谌文武作题为《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报告

吉尔吉斯国立大学巴拉沙衮历史与区域研究所研究员索尔托巴耶夫·奥列兹别克作题为《科奇科尔-巴什中世纪遗址研究》报告

兰州大学教授张景科作题为《土遗址锚固注浆过程质量控制与效果评价》报告

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员科尔琴科·瓦列里作题为《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研究:成果与前景》报告

西北大学教授孙满利作题为《中国新疆交河故城保护理念与实践》报告

吉尔吉斯国立大学巴拉沙衮历史与区域研究所副教授查尔贡诺夫·特米兰作题为《楚河州潘菲洛夫奥尔托—阿里克村库拉玛遗址的发掘工作》报告

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博作题为《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报告

美国中亚大学副教授阿布德卡诺娃·安达作题为《吉尔吉斯斯坦的石器时代》报告
最后,谌文武作此次研讨会总结。他表示,通过此次学术交流,我们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促进双方在遗址考古、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为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与学术交流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