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重点强调博物馆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应明确角色定位,积极作为,与时代共振。
敦煌研究院紧扣主题,以展览展播、社会教育、互动宣传等形式,立体化展现敦煌研究院在新时代勇担使命、与时共进的创新实践。
展览展演亮相,诠释文化力量
“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敦煌研究院推出精心策划的深度展览,不仅向公众展示了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更通过创新的展示方式和互动体验,构建起连接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文化平台,彰显了博物馆在社会变革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敦煌文化特展开展
5月18日,“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敦煌文化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作为东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敦煌文化展,展览分为“敦煌的历史与文化”“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在辽宁”“保护与传承”四个部分,共展出辽宁地区收藏的藏经洞流散珍贵写本及李浴手稿、乌密风、周绍淼敦煌壁画临本,敦煌石窟经典壁画临摹品、代表性文物文献、1:1原大复制洞窟、“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与“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成果等268件(套),多维度展示了敦煌文化的立体画卷,综合性呈现了散藏敦煌文献整理的最新成果。展览已入选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介项目。展期至8月18日。

敦和万象 鼓韵未来——敦煌腰鼓手作体验活动
展览还同步推出“敦和万象 鼓韵未来——敦煌腰鼓手作体验活动”,带领公众深入了解敦煌壁画中的乐器文化,感受千年丝路音乐艺术的魅力。

霓裳佛国 摇曳唐风——敦煌壁画服饰复原展演
同日,“霓裳佛国 摇曳唐风——敦煌壁画服饰复原展演”在兰州敦煌艺术馆上演,展出复原的敦煌壁画唐朝服饰,带领公众深入了解壁画中服饰的多样性与独特魅力。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文化长廊话古今”主题展

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知识介绍展板
此外,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石窟广场举办“文化长廊话古今”主题展,分“艺术瑰宝”“守护之路”2个篇章,回顾麦积山石窟开凿历史,展现文物保护历程与工作纪实,引导公众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在窟区开展了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
多元活动出彩,搭建对话桥梁
多年来,敦煌研究院持续在构建博物馆与社会互动的立体网络方面发力,助力敦煌文化成为滋养社会的精神养分。5月18日,敦煌研究院所辖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分别在所在地市举办国际博物馆日宣教活动,开展文化遗产“六进”、社会教育、宣传互动活动,向公众发放宣传单,提供义务讲解,普及文物、博物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敦煌石窟知识,拉近公众与文化遗产地的距离,加深了解与认同,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

“寻迹敦煌 筑梦未来——敦煌艺术校园行”系列活动

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探秘千年石窟,共筑文化瑰宝”文化进社区活动

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文化进校园活动
文化遗产“六进”活动,是促进公众了解并自觉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的有效路径。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敦煌研究院通过“寻迹敦煌 筑梦未来——敦煌艺术校园行”系列活动,“纹样瑰宝——敦煌壁画中的装饰纹样”“弘扬国韵 乐咏千年——探寻敦煌壁画中的乐器”流动展览进社区,“探秘千年石窟,共筑文化瑰宝”文化进社区等活动,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向互动,将敦煌文化带到大众身边,积极发挥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的桥梁作用。

一纸千年 墨润古今——古代造纸术与印刷术手作体验课程

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触手可及的文明——泥板画”社教活动

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影梦飞天”手作体验课程
社会教育能为公众提供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体验。针对青少年群体,敦煌研究院推出了多类社教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结合指尖上的敦煌之“丹青寻迹 解密色彩密码”“泥壁承色 手绘千年风华”、“探索文化遗产价值,传承树立文化自信”研学活动,“触手可及的文明——泥板画”“一纸千年 墨润古今——古代造纸术与印刷术手作体验课程”等社教活动,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文化遗产变为可感可知的生动实践。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趣味闯关传文脉”互动活动

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邀请红领巾讲解员义务讲解

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邀请当地公众参观洞窟
面对快速发展中的社会,敦煌研究院还以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为依托,结合丰富多彩的线下宣传活动,加深公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敦煌艺术馆举办“知法于心 护保于行——5.18文物普法在行动”有奖问答活动,普及文物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敦煌石窟基础知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通过“趣味闯关传文脉”互动活动,送出麦积山文创产品,让文化记忆随文创进入大众生活。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邀请红领巾讲解员开展义务讲解。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开展免费咨询综合服务、问卷调查等公益活动。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邀请当地公众参观洞窟并了解保护利用工作发展历程。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国际博物馆日”历史及2025年主题阐释。
从过去的文化守护者,到如今的社会和谐秩序建构者,面向新时代,博物馆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敦煌研究院通过联动展览、融合活动等,生动诠释了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不仅让千年敦煌艺术以新颖的面貌与公众相遇,更彰显了博物馆作为文化连接者的重要作用。今天的敦煌研究院,将以守正创新的姿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坚守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使命,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与时代同生长、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