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正文

让敦煌文化明珠更加璀璨绚丽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发展综述

日期:2022-05-12

大型画作《锦绣丝路》局部。

敦煌石窟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中控室。

2011年,《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正式出版。

“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现场。

2020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2022年1月1日起,“飞天”专题游览线路试运行。

首创文保领域多个“第一”,科研成果“红利”惠及全国16个省(市、区);敦煌学研究成果丰硕,深入挖掘敦煌文化价值内涵;持续创新文化展陈和传播方式,让千年敦煌与时代接轨……

78年来,敦煌研究院用一份不变的坚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事业腾飞,再到聚力加快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筚路蓝缕,步履铿锵。

78年来,敦煌研究院扎根戈壁,研究队伍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8人,到如今文物保护门类齐全的千人团队,再发展成为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敦煌学研究实体、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科研基地,砥砺前行,一路芬芳。

时光飞逝,这种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永远是莫高窟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和无穷动力。

岁月更迭,在莫高窟人的精心呵护下,敦煌这颗文化明珠,愈加璀璨绚烂。

科技保护 创新构建综合管理体系

建成国内文物系统第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出第一台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的“数字敦煌”、在全国文博界首次开展游客承载量研究……围绕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这一目标,敦煌研究院构建了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敦煌石窟综合保护体系,在文物本体保护、预防性保护、文物数字化等基础和应用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敦煌研究院一直在与时间赛跑。”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告诉记者,近五年里,敦煌研究院先后完成了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榆林窟、炳灵寺石窟、西千佛洞、北石窟寺彩塑保护修缮、塑像抢救性保护、洞窟保护修复等文物保护工程31项,完成莫高窟第148窟、麦积山石窟第135窟、榆林窟11个洞窟、西千佛洞全部洞窟的文物数字化采集以及北石窟寺第165窟彩塑三维数字化等工程项目。

其间,敦煌研究院还建成敦煌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形成了六处石窟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甘肃省石窟监测预警平台设计方案。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承接了国内壁画修复、石窟寺及土遗址保护、文物数字化等项目140余项,把历史留给人类的珍贵文化印记,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利用起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物保护没有现成的先例可循,唯有“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探索、再探索。

“令人欣喜的是,在文物保护之路上,敦煌研究院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的发展之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说。

据统计,敦煌研究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67项、其他课题58项,获批研究经费1.1亿元。其中,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推广应用于全国16个省(市、区)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实践,是培育人才的最好摇篮。

在开展文物保护的过程中,敦煌研究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先后与美、日、英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机构以及国内数十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持续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壁画与土遗址保护修复高级人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石窟文物保护综合研究科研实体,基本形成了以科技保护和科学管理相结合,以专项法规、保护规划、数字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保护体系。

深挖研究 丰富敦煌文化价值内涵

“我国的敦煌学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说,经过百余年的不断探索和挖掘,敦煌学研究已经向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

在敦煌学研究领域,敦煌研究院积极作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挖掘和阐释敦煌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进一步拓展人文社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学术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近五年,敦煌研究院出版《敦煌艺术大辞典》等学术专著8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持续开展莫高窟第172窟整窟复原临摹和东千佛洞壁画临摹等项目,临摹创作岩彩画160余幅、彩塑20余身。

同时,敦煌研究院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石窟图像专题研究”“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3项,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文献释录与图文互证研究”“敦煌中外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合作申报成功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及以上课题70余项。

其中,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领衔编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在体例、结构、研究方法上为石窟寺考古报告编写树立了典范,并荣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和法兰西学院汪德迈中国学奖。《敦煌艺术大辞典》等11项学术成果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敦煌研究院持续深化敦煌石窟艺术价值整体研究和绘画技法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锦绣丝路》《敦煌映象·丝路虹霓》等6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

近五年,敦煌研究院还编辑出版了《敦煌研究》期刊30期、《敦煌画研究》等学术著作19部。其中《敦煌研究》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全国百强报刊”“中国最美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敦煌艺术大辞典》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为了进一步推进石窟与土遗址等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刊载科技考古、文物数字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敦煌研究院申请创办学术期刊《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该期刊于2021年底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正式创刊。

广泛弘扬 推动敦煌元素融入生活

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形式之一,敦煌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了中西文化、宗教、艺术、人文、社会等众多学科,具有极为重要的传播与传承意义。

进一步优化旅游参观模式,力求讲解内容多元化、普及化、专业化,频频举办“敦煌艺术大展”国内外展览……这样的工作,只是敦煌文化传播的“家常菜”。

为了让璀璨的敦煌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华彩,敦煌研究院可谓殚精竭虑,狠下了一番苦功——

不断创新文化展陈和传播方式,开展“敦煌文化驿站”“文化遗产六进”等公益学术讲座450余场次;

实施“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和“香港大学生敦煌青年实习计划”,推出系列化、多元化、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产品,让千年敦煌与时代接轨,初步形成了文化遗产价值传播弘扬体系;

运用AR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莫高窟遗址区智能导览和“窟内文物窟外看”,并通过云展览、融媒体传播等多种方式,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挖掘,相继推出“数字供养人”“王者荣耀飞天皮肤”“敦煌诗巾”“云游敦煌”和敦煌动画剧等数字文化产品及传播项目,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敦煌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累计曝光量超90亿……

这些举措和活动,让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惊喜连连……观众和参与者发自肺腑的称赞成为最好的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研究院官方微博连续三年获评文博十大影响力官微;“敦煌岁时节令”成功入围2019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入选“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献礼建党百年专栏”;云游敦煌小程序、《一事一生·一人一窟》系列短视频获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

作为文博领域的翘楚,敦煌研究院各项工作更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敦煌研究院先后荣获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中国质量奖、亚洲质量创新奖;被国家相关部委批准认定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和国家一级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称号。

——名誉院长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和“改革先锋”称号,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李云鹤荣获“大国工匠”荣誉称号。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苏伯民表示,未来,敦煌研究院将秉承莫高精神,聚焦“典范”“高地”,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全面拓展人文社科研究广度深度,不断提升敦煌文化弘扬水平,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协调院辖六处石窟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文化遗产事业保护、研究、弘扬平衡协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 通讯员/王芳芳编辑:褚梦甜

访问量:

相关新闻

  • 甘肃敦煌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举行

  • 敦煌研究院与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2024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 敦煌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 省级人才计划公示,敦煌研究院15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