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这是几代莫高窟人凭借智慧和汗水积淀形成的“莫高精神”。
择一事终一生,代代传承,开创基业。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王旭东等为代表的莫高窟人,通过对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出生于1964年的赵声良,就是其中一员。1984年,20岁的他大学毕业,选择来到莫高窟东面戈壁滩上的敦煌研究院,至今在敦煌工作38年。
10月20日,“政事儿”专访了在京参会的党的二十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
赵声良曾任敦煌研究院编辑部主任、副院长、院长。如今的他,头发已花白,但热爱与坚守的心依旧。他说,“我们守的是一座巨大艺术宝库,里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对于研究者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艺术海洋。”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这是几代莫高窟人凭借智慧和汗水积淀形成的“莫高精神”。
择一事终一生,代代传承,开创基业。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王旭东等为代表的莫高窟人,通过对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出生于1964年的赵声良,就是其中一员。1984年,20岁的他大学毕业,选择来到莫高窟东面戈壁滩上的敦煌研究院,至今在敦煌工作38年。
10月20日,“政事儿”专访了在京参会的党的二十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
赵声良曾任敦煌研究院编辑部主任、副院长、院长。如今的他,头发已花白,但热爱与坚守的心依旧。他说,“我们守的是一座巨大艺术宝库,里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对于研究者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艺术海洋。”
赵声良
“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让游客近距离领略敦煌石窟艺术的风采,体验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美好”
政事儿:你见证了近年来敦煌文化保护的全过程。你认为文物保护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赵声良: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经常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全国来看,大家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大家逐渐从传统文化中感受到了文化自信。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变化。
对比10年前,敦煌在中国的影响力、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影响力以及在世界的影响力,都极大增强。现在普通游客来敦煌,你问他敦煌是怎么回事,他能说出一些文化来。
敦煌研究院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弘扬。首先在保护理念上,有一个很大发展。几十年前,我们做文化遗产工作的这些人,很担心游客来了,看得太多了,壁画坏了怎么办?那就尽可能让人少来、不要来看。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播、弘扬,就必须要让更多人了解,所以开放是必须的,但前提是在保护好的条件下开放。
政事儿:对此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赵声良:一方面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把古代文化遗产保护得更好。另外我们采取科学手段进行调度。比如,大批游客涌进洞窟,一下子增加了空气的温度湿度,必然会对洞窟产生破坏。我们就通过科学调度让游客分批次来。
2014年,敦煌建成了数字展示中心,通过数字化电影,让游客先看电影了解敦煌优秀艺术,了解历史背景,再进洞窟。每场电影20分钟、两场40分钟,一批批游客看过电影后再进洞窟,就形成了有序参观。我们通过科学调查研究游客承载量,来确定洞窟在不损坏壁画情况下能接待多少人,现在严格按照承载量来接待。
洞窟太小,人不能进去怎么办?我们通过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洞外用手机就能看到洞内完完整整的壁画。这些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辅助手段,观众体验很好。游客有序参观,震撼的敦煌艺术也得到很好呈现。此外,敦煌文化保护的数字化我们已经做了20多年,现在有100多人的团队从事这项工作,把洞窟壁画、塑像全部数字化保存,既可以让研究者进行研究,也可以让游客观看。
改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理念,不是把洞窟关闭起来,而是为游客着想,用各种科学办法,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让游客近距离领略敦煌石窟艺术的风采,感知敦煌壁画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体验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美好。
“目前莫高窟的防护工程已基本完成”
政事儿:在敦煌文化保护过程中,有没有面临过突发天气?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赵声良:我在敦煌工作38年了。30多年前,敦煌莫高窟周边很干燥,一年也就下几次雨,一直持续干旱。最近一些年,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敦煌降雨量逐渐增加。降雨量增加,对周边农作物发展是好事,但对莫高窟来说就不是好事了。莫高窟是最怕水的,只要潮湿它就坏了。
近20年来,我们单位想了很多办法来保护莫高窟。一是我们对莫高窟周边环境道路进行多次改建,特别是那条大泉河。这条河平常看是干的,一年会发一两次洪水,来得很快走得也快,呼啦一下一两个小时就满了。2019年的一次洪水还把桥冲断了。这是一个巨大威胁。在莫高窟历史上,桥被冲断的情况,最近一二十年已经出现好几次了,每次冲断我们都在想办法加高堤坝。
现在即使发大洪水,可能会把公路那边的桥冲断,但水进不到洞窟里去,洞窟是安全的。一旦有大雨,我们马上停止开放,既要保证游客安全同时保证洞窟的安全。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形成了很多防灾议案,任何时候有了突发情况,会马上采取措施。
我们没有放松警惕,现在已经基本建成了非常完善的监测系统,每个洞窟有监测探头,对空气、温度、湿度等指标时刻监测,遇到异常就会发信号到监测中心实验室,我们马上派人去检测。在洞窟外面,还有一个小型气象站对周边气象做监测。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治沙工程,防止沙子对洞窟造成影响。可以说,目前莫高窟的防护工程已基本上完成了。接下来,我们会总结对莫高窟的保护经验,带动对整个甘肃文化遗产地的保护,把我们的国粹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敦煌属于中国,敦煌学属于世界”
政事儿:刚才谈到对敦煌文化的研究。这项工作是如何与国际合作、增强文化交流的?
赵声良:敦煌属于中国,敦煌学属于世界。敦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研究、去挖掘其价值,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近年来,对敦煌学的研究发展到了新高度。敦煌研究院广邀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共同做好敦煌学研究,通过组织开展国际学术讨论会等方式,吸引众多国内外学者到敦煌参观考察,使敦煌文化得到进一步宣传推广,让中国精神、中国形象得到广泛传播。
我们还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部分国家建立起交流合作关系,帮助各国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像吉尔吉斯斯坦,他们明确提出,希望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帮助他们去保护壁画,我们就派人去考察了。
政事儿:讲好敦煌故事,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声良:讲好敦煌故事,首先要把敦煌象征中华文明的这些方面介绍给外国朋友,让世界各国看到中华文明的优点。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和外国之间的交流繁华之地。敦煌的中外文化不断交流发展,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优势。这说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我们有文化自信。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以开放胸怀接受外来文化,不断融会贯通,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向前发展,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每天到洞窟里看一看,有了感想我就可以写成论文,时间长了我还可以出一本书”
政事儿:敦煌远离市中心,你一直坚守着莫高窟。会感到独孤吗?
赵声良:一个安静的环境,可能会有人感到很寂寞。但对我来说,如果有一个安静环境,我可以专心做研究,我可以写很多论文、出一些书。比如去年有两个月,因为疫情我被封控在兰州。这两个月里,我写了一本书。
但敦煌环境不同,敦煌莫高窟真的很安静,我们守的是一座巨大艺术宝库,里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对于研究者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艺术海洋。
每天到洞窟里看一看,有了感想我就可以写成论文,时间长了我还可以出一本书。2004年以来,我差不多平均每年出一本书,现在已经出了20多本。我能在敦煌工作,真的很幸福。
【相关阅读推荐】
·习近平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物事业十年成就 | 赓续文明根脉 筑牢自信根基
·党代表谈文化自信自强 赵声良代表:承敦煌之创造,开文化之生面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