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文物的生物退化与防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举行。敦煌研究院供图
近年来,敦煌石窟保护实现了被动到主动预防的跨越,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驾齐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如文物生物损害机制、监测和防治等方面依然充满挑战。
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郭青林表示,文物保护不仅涉及到地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还关联到历史、艺术、考古等人文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环境工程等工程科学,仅靠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文物保护的实际需求,开展多学科深度交叉研究已成为该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和必然趋势。
为此,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国际生物退化与生物降解学会近日在敦煌联合举办了“文物的生物退化与防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推动文物生物退化与防护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培植有共同研究兴趣的国际合作,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国际生物退化与降解学会副主席Clara Enza URZÌ表示,IBBS一直在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文物的生物退化与防护研究动态,共同致力于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产出及展示。希望通过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文物生物退化与防护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进一步促成国际层面上相关单位的合作及学科发展。
“通过此次研讨会,我们从多个维度系统了解了文物的生物退化及防护研究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学习了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也碰撞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思路和学术火花。”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武发思说。
郭青林表示,未来,敦煌研究院将更加主动融入国际重大战略需求和新时代发展的良好机遇,搭建更加开放的合作共享平台,通过多学科协同创新,为敦煌乃至全人类珍贵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及永续利用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