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张国彬

一、简历

(1979—)甘肃通渭人,200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林学系,同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2011年6月,获兰州大学环境工程硕士学位。

曾先后赴美国盖蒂保护所、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牛津大学等国家机构进行文物保护与环境监测方面的合作研究与访问交流。

主要从事文化遗产环境监测与预防性保护方面研究。主持完成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1项,参与完成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重点课题、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共10余项;参与完成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方案编写与实施、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预警体系工程的方案编写与实施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7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授权软件著作权2件;获批行业标准1项。获“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二、主要论著目录

(一)合著

《敦煌石窟植物图鉴》(副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年06月。

(二)代表性论文

1.Study on the control effectiveness of relative humidity by various ventilationsystem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Heritage Science》2024,12;

2.Preliminary Study on Microbial Deterioration Control an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 the Neolithic Prehistoric Archaeological Site of Dadiwan, Northwest China,《coatings》2024,01;

3.Temporal Variation of Airborne Dust Concentrations in the Mogao Grottoes.《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2,10;

4.近30a 敦煌莫高窟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高原气象》2022年10月;

5.莫高窟PM10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中国沙漠》2021第6期;

6.沙尘暴期间莫高窟大气颗粒物变化及影响因素,《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2期;

7.敦煌莫高窟典型洞窟空气交换速率的对比分析,《敦煌研究》2009年第6期;

8.游客流量对莫高窟洞窟内小环境的影响研究,《敦煌研究》2005年第4期。

(三)专利

1.一种防水式四方位沙尘水平收集与垂直降尘采集仪,发明专利(ZL 2016 1 0755645.5),2023年09月26日;

2.一种利用烟雾粒子运动轨迹监测石窟寺空气流场流速动态的装置,发明专利(ZL 2019 1 0128234.7),2020年1月09日;

3.一种捕捉不同梯度沙尘的组合式积沙器,实用新型(ZL 2019 2 0786860.0),2020年4月14日;

4. 防水式沙尘水平收集与垂直降尘采集仪,实用新型(ZL 2016 2 0973949.4);

5.一种植物蒸腾速率测量过程环境模拟及称重装置,实用新型(ZL 2023 2 1098788.5),2023年05月09日。

(四)软件著作权

1.大地湾遗址环境监测可视化配置系统V1.0(2022SR1389451)2022年10月08日;

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地湾遗址环境监测系统V1.01(2022SR138415)2022年10月08日。

(五)行业标准

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监测规范(WW_T 0080-2017)(3/6),2017年12月。

(六)主要奖励

1. 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7/7),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2016年11月;

2.甘肃石窟寺纪古代壁画生物病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7),甘肃省人民政府,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