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历
甘肃敦煌人,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200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7年6月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10年12月,获兰州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历史文献学专业敦煌学方向)。2011年3月到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参加工作。2017年12月——2021年5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受香港北山堂基金会、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的资助,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开展为期6个月的访学。期间共在5所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学机构做了8次学术讲座,并受聘为密德萨斯大学明爱(伦敦)学院客座教授;2022年受聘为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敦煌石窟艺术及佛教美术研究。特别是对敦煌石窟中的外来文化元素与中原和西方同时代艺术之关系做过专门研究,从美术史的角度研究敦煌艺术及相关佛教艺术,以美术样式、风格的分析为主。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一项,参与国家文物局招标项目一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二、主要论著目录
(一)译著
1.《6世纪中国中亚墓葬中的鸟祭司及其丧葬意义》,《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2.《贵霜特有的祆教(上、下)》,《丝路艺术》2019年春季卷、秋季卷;
3.《5世纪晚期到6世纪早期中国艺术中的植物主题和卷草纹(上、下)》,《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第3期;
4.《流动的黄金时代:西亚艺术的传播及其在中亚和东北亚的流布》《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5.《中亚的叙利亚基督教》,《吐鲁番学研究》2019年第1期;
6.《阿姆河佛寺(一、二)》,《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第4期。祁晓庆、齐小艳合译;
7.《粟特佛教艺术寻踪》,《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8.《中国艺术中的伊朗和希腊建筑元素》,《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
(二)代表性论文
1.晚唐五代敦煌三界寺寺学教育与佛教传播,《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再论敦煌私人结社的教化功能,《社科纵横》2009年第12期;
3.儒学教化中的民间结社——以社条、乡约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4期;
4.唐代病坊研究综述,《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2期;
5.敦煌市阳关博物馆藏胡锦鞶囊,《丝绸之路:图像与历史论文集》,华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6.敦煌市阳关博物馆藏一件云气动物纹长寿绣残件,《文博》2012年第4期;
7.敦煌壁画“婚礼图”中的镜,《敦煌研究》2015年第6期;
8.敦煌藏经洞P.4524牢度叉斗圣变图研究,《艺术设计研究》2018年1期;
9.鞶囊及胡人佩囊习俗考,《华夏考古》2018年第2期;
10.张议潮夫妇出行图的图像学考察,《艺术设计研究》2019年第3期;
11.The ceiling with Laternen-decke in Dunhuang Grottoes and the Source from Western Countries. Chinese Arts Quarterly.Vol 7, Number 1, March 2020;
12.Rethinking the Iconographic Program on the Sarcophagus in Yu Hong’s tomb.Chinese Arts Quarterly.Vol 7, Number 4,Dec2020;
13.虞弘墓图像程式的再探讨,《美术史与观念史》,2020年总第23期;
14.西北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研究四十年,《石河子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祁晓庆、杨富学合译;
15.图像学之外——评王惠民<敦煌佛教图像研究>,巫鸿、郭伟其主编《World 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16.西北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研究四十年,《新华文摘》2021年第10期全文转载。祁晓庆、杨富学合译;
17.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综述,《敦煌研究》2021年第2期;
18.晚唐敦煌地区绢画的制作与流行——以藏经洞绘画为中心,《澳门社会科学》2022年创刊号;
19.The images of Buddha sitting with ankles crossed in the Mogao Cavesfrom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ir Kushan origin.Dunhuang and the Silk Road,St John's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22;
20.莫高窟北朝石窟中的叠涩藻井,《美术大观》202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