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窟为宋代营造,清朝重修。洞窟形制为方形覆斗顶窟,西壁开一龛。
窟顶藻井画团龙卷瓣莲花井心,联珠、回纹、团花、卷草边饰及垂幔铺于四披,曼妙灵动的伎乐飞天十六身绕于藻井四周。
龛顶 团花纹平棋
西壁盝顶帐形龛内清塑一铺五身及二天兽。龛外南、北两侧分别塑普贤、文殊各一身。龛顶中央画棋格团花图案,西、南、北披画趺坐佛共十八身、供养菩萨共五身。龛内西壁画大目乾连、阿难、须菩提、富楼那、罗睺罗等十大弟子,南、北壁画天王、阿修罗、龙众、夜叉、菩萨等各十一身。龛外南侧画普贤变一铺、北侧画文殊变一铺。
洞窟南壁画劳度叉斗圣变一铺。劳度叉斗圣变是依据《降魔变文》绘制的。故事说: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大臣须达为了儿子的婚事,亲自到王舍国的护弥大臣家求亲。正好赶上护弥一家忙着准备膳食,请佛说法。须达因此在护弥大臣家见到了佛祖,听佛说法后,皈依佛法。须达皈依佛法后,立志要在舍卫国为佛建立一座精舍,请佛去说法。释迦就派舍利弗和须达一起前往舍卫国择园起精舍。须达与舍利弗去城东、城西、城北找遍了,也没有合适的地方,最后发现在城南祗陀太子的花园建精舍最合适。这座花园位置适中,树木葱郁,是一个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太子不愿给别人,但又碍于老臣的情面,不好推脱,所以就漫天要价,要以黄金铺地来难为须达,让他打消买园的念头。舍利弗暗用神力帮助须达,用大象驮金铺满了方圆八十顷的园地。后来祗陀太子被须达的诚心所感动,就答应把花园给须达来建精舍。
南壁 劳度叉斗圣变
舍卫国的六师外道听到这件事后,就极力反对为佛建精园,并起奏波斯匿王,要求与佛门斗法,并且说:如果沙门获胜,就听任他们建精舍。若沙门失败,六师外道就搬进园子去住。双方相持不下,波斯匿王就下令外道和沙门斗法以决胜负。双方约定七日之后,在城外一决高下。波斯匿王宣布,如果沙门获胜,举国信佛;若失败,须达、舍利弗当受诛。
双方斗法的日期将至,须达到处找不到舍利弗,就驾车出外寻找,最后在舍利弗修行的七里涧找到了他。
到了斗法的这一天,舍利弗邀请菩萨、天王共赴道场前去助威。
斗法开始,舍利弗坐在东面的狮子座上,劳度叉坐在西面的宝帐内,波斯匿王带着臣民来观战。双方约定:舍利弗获胜则撞钟表示,劳度叉获胜则击鼓表示。善于变幻的劳度叉先变成一座山,舍利弗化作金刚,用宝杵击碎大山,山中修行的隐士、诸仙从裂口中飞奔而逃。劳度叉又变化成一头怒目圆睁的水牛,舍利弗变成雄狮扑在牛背上,咬断了牛的脖子。劳度叉又变成一座七宝水池,池内长着莲花,舍利弗化作一头宝象,用长鼻子倾刻间吸干了池水,象牙上莲花朵朵,花中坐着菩萨弹奏乐器。劳度叉又变成恶鬼,舍利弗变成毗沙门天王,右手托塔,左手执杵,恶鬼见了极为恐惧,刚要逃走,突然四面起火,只有舍利弗身边清凉无火。劳度叉又变成一条毒龙,在大海中兴风作浪,舍利弗变化成金翅鸟,啄瞎了龙的眼睛。
在这五个回合的斗法之后,劳度叉已是黔驴技穷、节节败退,但是斗法并没有结束。根据《降魔变文》中所描述,舍利弗和劳度叉斗法胜负的最后一个回合之是风树之斗,这也是整幅壁画最精彩、最高潮的部分。
劳度叉变幻成大树,舍利弗化作风神,手持风袋,作鼓风状。大树被连根拨起,树干上还缠绕着一条长长的蟒蛇,旁边的鼓架也被风吹倒,一个人在使尽全力扶持。大风吹过,劳度叉的帷帐是摇摇欲坠,外道们慌忙拽绳打桩,扶梯支帐;两人搭着人梯向顶部的同伙送绳索。风太大了,外道被风吹起,双腿离地,不得不紧抓绳索长梯,免得被狂风卷去。外道魔女们裙袍乱飞,脂粉失色,急忙抱头遮面,慌乱而逃。这时,坐在帐中的劳度叉,已被风吹得目瞪口呆,举止失措。然而,在外道阵营处于一片混乱的时候,舍利弗却是稳坐莲台、镇定自若。其身后的天龙八部、四大天王也威武整齐、沉着镇静,和慌乱的外道形成了鲜明地对比。整个画面一动一静,对比强烈,胜负成败,一目了然。斗法的回合是以风展开的。风在自然界是看不见、抓不着,无法用手把握的东西,但是画家借助有形物体的移动变位和人物的动作神态,将无形的风表现地十分逼真,充分体现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
整个斗法的结果是舍利弗大获全胜,六师外道全部皈依佛法。在舍利弗的莲座下,画了许多皈依的外道。外道们首次出家,觉得很新奇,有的正在剃度,有的在洗头、漱口,有的初次落发,摸着光头互相嬉戏,有的正在观看舍利弗的种种神变。
在紧张的斗法之后,画家又画出了这些幽默诙谐的画面,使整幅壁画显得生动活泼。最后,须达如期限在舍卫国建精舍,请佛来说法。波斯匿王带着臣民全部信仰佛教。
在构图上,这幅壁画也是很有特色的。两个主角人物,舍利弗和劳度叉安置在画面的左右两侧,形体高大,遥遥相对,不仅表现出营垒分明,而且也符合人们对称视觉的要求。其他一些次要人物如波斯匿王和大臣都画得很小。画家打破了时空顺序,把六个斗法情节穿插在整个一面中,把一些次要情节如王舍城、舍卫国、祗陀园、大象驮金、舍利弗赴会等情景,都安排在画面的边角处。这样既使故事有始有终,来龙去脉清晰,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冲淡主题。总之,这是一幅晚唐时期的代表作。
劳度叉斗圣变这一题材在莫高窟初唐335窟最早出现后,在盛唐和中唐的洞窟中再没有出现。其原因在于:盛唐和中唐时朝,正是西北地区的多事之秋,战争频繁而残酷。这时人们都渴望一种和平和安乐的生活,这些残酷的斗法场面,很难和人们的愿望相吻合。
北壁画维摩诘经变一铺。《维摩诘经》是印度大乘佛教早期主要经典之一。约在公元一至二世纪成书,内空主要是通过维摩诘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述大乘般若(智慧)性空思想。经中以方便说法方式,巧妙地表现般若,使大乘日趋世俗化。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主要是根据鸠摩罗什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绘制的。根据画史记载,在我国首先画维摩诘像的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
第25窟北壁通壁绘《维摩诘经变》。规模相当宏伟,整个画面沿袭了隋代形式,主要表现“文殊师利问疾品”。周边穿插绘出其他诸品的内容。画中方形宝帐内,居士维摩诘弯腰前倾,右手持麈尾,右臂倚膝,左手搭在膝顶,是年高士大夫形象。“文殊师利问疾品”是维摩诘经的中心与高潮。其大概内容是:毗耶离城有一大居士,名叫维摩诘,精通大乘佛教哲理,“辩才无碍”,在家装病。释迦知道维摩诘装病,先后派遣十大弟子、四大菩萨去“问疾”,谁都不敢去,最后只好派文殊师利菩萨去。按照佛教说法,文殊“曾已成佛”,后现菩萨身,助释迦弘教。他是诸多菩萨中“智慧最胜者”,所以只有他带着众弟子前去问疾。于是文殊与诸菩萨、弟子、天人等来到了毗耶离城。文殊刚到,维摩诘手一挥从须弥灯王外为前来听法的众人借来三万二千狮子座。(不思议品中的借座灯王)。弟子们争先恐后地想坐在座位上,但没有一个成功,最后只有修行高的文殊稳稳地坐在了佛座上。
于是维摩诘和文殊二位智者对佛教的义理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汉族帝王及西域各国王子赶来听法。时至中午,文殊带去的弟子舍利弗因他还是小乘罗汉,还没有摆脱人间香火,肚子饿了,维摩诘已知其意,即现“神通力”,作化菩萨,到香积佛那里借食。“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须叟之间,至维摩诘舍……,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这就是《香积佛品》里的“请饭香土”的故事。画面中毗耶离城的城门以近距仰视的透视法绘出,上小下大,边门内倾,城楼脊顶鸱吻入云显示出城门城楼的巍峨之势。一群化菩萨从香积佛世界,乘云穿门而入,倏然而降,向维摩诘献香食。城楼的门虚掩,回廊有数身女子凭栏眺望。天空飞天飞越楼顶。一个化菩萨单膝跪地,双手捧钵,向维摩敬献香钵。另一化菩萨,弯腰蹲踞、双手捧钵,往地上倒香饭,地上香饭堆积如山。这身化菩萨面相小巧俊俏,青丝垂髻,头饰简单,双手捧钵倾饭之姿与乘云翔行之动势具有一种舞蹈艺术的造型美。古代无名画工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熟的绘画技巧,把本来虚幻的佛国,描绘得生机盎然,充满了人间欢乐气息。
北壁 维摩诘经变中的重层城楼
维摩诘经在莫高窟从隋代出现一直延续到宋代长达500多年,它经久不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维摩诘经》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摩诘”是梵文音译,意译为净名。据维摩诘经里讲,他本是妙喜国无动如来世界的一个菩萨,并且曾经成佛,为化众生,变为一个长者,来到释迦治理的娑婆世界的毗离城。他有两大本事,一是“善于智度”,二是“通达方便”。“善于智度”,是说他精通大乘佛教哲理,“辩才无碍”,“游戏神通”,连释迦的菩萨、弟子都有怕他三分,甚至“十方诸佛”也要听他的调遣。“通达方便”是说他可随心所欲地利用他那一套大乘空宗哲理,运用自如地为他的每一个行为辩护。如佛教徒本来不许蓄私产,他却“资财无量”,而其占有资财的目的,据说是为了“摄诸贫民”;佛教徒本来不许娶妻立室,他却可妻妾满堂。他出入宫庭,还美其名曰“化正宫女”。他交结权贵,却美其名曰“示以忠孝”。别人跑赌场、下酒肆、逛妓院,被佛教视为造大恶业,死后要进阿鼻地狱,他却是为了“度人”、“立志”、“示欲之过”,功德无量。总之,他既可利用佛教哲理为他的一切行为辩护,又可以用他的一切行为来证明他大乘佛教哲理的“神圣”。因此之故,维摩诘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朝野及僧俗普遍崇拜的理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