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榆林窟简介

榆林窟,又名榆林寺、万佛峡和上洞子等,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约七十公里的南山峡谷中,榆林河(又名踏实河)从峡谷中穿流而过,两岸榆树成林,石窟因此得名。

榆林窟因缺乏确凿的史实证据,开创时(年)代至今尚无定论。现存洞窟最早建于唐代,经五代、宋、回鹃、西夏续建,终于元。洞窟分上下层共有四十三个。东崖三十二个,西崖十一个。窟形、彩塑、壁画的特点、题材和风格,与莫高窟基本相同,同属敦煌艺术系统,故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

榆林窟洞窟形制主要有三种:1.中心塔柱窟。主室中央建有方形塔柱,塔柱四面开单层龛并有造像,共三例。2.中心佛坛窟。主室平面方形或长方形,窟顶呈覆斗形,主室中央建有佛坛,以方形数量居多。西夏、元出现圆形或八角形多层佛坛,共二十九例。3.大像窟。顶部呈穹窿形,主室正壁雕塑规模宏伟的大像,前壁开明窗,仅存一例。各类窟形均始于唐代,以后成定式沿用。原本东、西两崖上层洞窟甬道前均有贯穿各个洞窟隧洞,现今由于保护洞窟之因已被封堵。彩塑破坏较为严重,现存塑像均经重修。现存大象两身即24.7米的倚座弥勒佛像和长约11米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像各一身。壁画整体保存较好,根据内容、风格和用色等方面的特点,可划分为唐代,五代、宋代,西夏、元代五个时期。唐窟共有十四个,仅第25窟保存完整。该窟壁画构图疏密得当,色调清丽淡雅,线描精准流畅。描绘的各类人物呼之欲出,画出的各种器物栩栩如生,堪称榆林窟壁画中的经典之作。

五代、宋时期,榆林窟新建和重修洞窟共二十三个。壁画题材主要有五类:1.经变画。有西方净土、东方净土、观无量寿、东方药师、弥勒下生、文殊、普贤、天请问、思益梵天请问、报恩、劳度叉斗圣、维摩诘、观音、法华、地狱、降魔、梵网经变等十余种。2.佛像画。有释迦牟尼、七佛、观音、地藏、赴会菩萨、龙王礼佛、天龙八部、二天王等;密宗题材画像有卢舍那佛、如意轮观音、不空绢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孔雀明王像等。3.佛传故事画。4.佛教史迹画和瑞像故事画。5.供养人画像。数量较多,分为三种:一种为曹氏归义军政权的统治者,曹议金、曹元德、曹元忠、曹延禄、曹延瑞等及其眷属、官吏的画像;一种为与曹氏联姻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者画像,如于阗国王和王后,吐谷浑慕容归盈出行图等;一种为曹氏画院的“都勾当画院使”、“知画手”、“都画匠作”、“画匠”等人物的画像。身份、地位较高者,一般形象高大,且多绘于显著的壁面位置。供养人画像是极为重要的形象资料。五代和宋代前期,犹存唐代余风:人物丰腴,设色热烈,线描豪放而富于变化。后期趋于程式化倾向,经变画基本沿袭了前代的内容,同时在构图、用色和景物的营置方面也缺少独到及创新,人物神情呆板,色彩单调乏味,线描柔弱无力。

西夏、蒙元时期,党项羌、蒙古族先后占据瓜、沙二州(现今瓜州、敦煌)。由于这两个政权的统治阶级都推崇佛教,使(得)榆林窟艺术出现了回光返照情景。西夏和蒙元时期新建和重修洞窟共十六个。壁画题材主要有四类:1.经变画。仅有数种,多沿袭前期题材。2.佛像画。主要有药师佛、水月观音、赴会菩萨等,有藏传风格的五方佛、千手千眼观音等多种曼荼罗。3.供养人画像。有人物和衣冠服饰迥异的党项羌、回鹘、蒙古族贵族官吏和侍从的画像。4.装饰图案,藻井井心有盘龙祥云、盘龙飞天、密宗曼荼罗、莲花六字真言纹等;窟顶四披、龛顶、甬道顶大面积绘画平棋或团花图案;边饰有波状卷云纹,有牡丹、石榴、莲荷、三叶纹等植物纹,有古钱、连环、锁子、万字、回纹、几何纹等。

西夏早期壁画艺术与宋代壁画一脉相承,极为相似。而后期的第2、29和3窟与元代的第4、10窟的壁画,却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另类感觉,可以说是三种全新的艺术风格:1.中原绘画风格。人物衣冠如道教神仙,线描精致流畅,且富于变化,色彩清淡典雅,这是深受宋辽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全新艺术风格。2.藏传密宗风格。人物比例适度,带有明显的尼泊尔和印度风格。线描圆润遒劲,设色浓重厚实,颇具神秘气象。3.西夏艺术风格。人物髡发垂耳铛、面相长圆,体魄魁硕。身穿窄袖紧身袍,脚穿钓鞋,这是西夏民族典型的特征。第2窟《水月观音》,第3窟《文殊变》、《普贤变》、《西方净土变》、《千手千眼观音变》、第4窟《释迦多宝曼荼罗》、《不空绢索观音》等绘画,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榆林窟精美的壁画艺术,弥补了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足,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唐代至元代的佛教石窟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961年,榆林窟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