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字在敦煌 | 立秋:金风染透稻粱肥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万物在这个时间收敛成熟,不再生长。立秋十天遍地黄,暑热还不及消退,丰收的季节马上就来了!一眨眼,田野金灿灿,谷穗沉甸甸。佛经中说,在未来的弥勒世界,播种一次可以收获七次。这边才刚刚播种,那边就已经在收割、扬场。一种七收,用功甚少,所收甚多,这不是每个人内心都期盼的么?虽然只是立秋,辛勤耕耘了大半年的你,也对未来的收获充满憧憬吧。立秋之日凉风至,正是贴秋膘的好时机。古代...

  • 字在敦煌 | 处暑:满耳新凉清和声

    离离暑云散,袅袅秋风起。处暑时节,残暑渐消,新凉发生。敦煌,也从夏的浓烈,过渡到秋的冷静。秋景乍现,秋意渐浓,正是乘兴而游的好时节。盛唐莫高窟第148窟的壁画里,层林渐变的远山,疏散自如的行云。阵阵秋风从山涧吹过,挟着清泉的朗润飞上天空,推着云朵互相追逐,又打着旋儿落地,带来一丝丝凉润。热一天天消褪,夜也一天天早来。一叶知秋,拾起第一片落叶,静候秋风。在这场久候的新凉里,柴门野水似乎最相宜。崇山晴...

  • 字在敦煌 | 白露:是身如水顿澄明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天气由闷热转向凉爽。露珠玲珑,把天色、行云、大地、草木、流水揉进自己的身体,一颗白露中映出整个秋色。晨曦中晶莹剔透的露珠,虽只是一个清晨的短暂存在,却为这个时节增添不少浪漫。壁画里的飞天也飘进秋景,衣带摇曳,裙摆生风。她的身后,在陡峭的山岭旁,一条大河蜿蜒而来。山上的树木由盛夏的青翠,慢慢变成初秋的赭红,一座小寺藏在山顶的草木之中...

  • 字在敦煌 |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是秋期分半的界限。从这天起,雷公收声、小虫入穴,雨也一天比一天少了。风清露冷,气净云疏,四季里最为开阔舒朗、诗情画意的时节,携着秋风悠悠向我们走来。壁画里的山水已悄然入秋。原本描绘三国时高僧康僧会从海上乘风破浪来到中国的故事,却被画师描绘成一幅湖上泛舟而游的抒情画面。湖光山色,一叶轻舟,秋风吹动船帆,透出秋游的悠闲与适意。有时,秋风拂过山水的新寒,也带来丝丝的冷意。层林尽染时,总要添几件...

  • 字在敦煌 | 寒露:遍地冷露凝秋晚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寒露,凝结整个深秋的凉。鸿雁南迁,告别北方一天冷过一天的日子;秋菊盛放,烟花般热情的花瓣被露珠缀满。此时,风物都被蒙上一层淡淡的凄美清冷之色。莫高窟第158窟的涅槃经变中,描绘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时,每一处都透出淡淡的哀伤。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嘴衔莲花,向佛作鲜花供养,表示哀悼与敬仰之情。它的眼神惊愕而悲伤,似乎因为佛的离开,万物都陷入无边的寒凉、无尽的深秋。这个时节,鲜有热...

  • 字在敦煌 | 霜降:秋暮履霜亦自在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枯草上的露珠凝结为白霜,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发光。敦煌金色的杨树叶,只在风中摇曳了三五天,便在一夜间落尽。天气骤然变冷,俏丽的单衣再也穿不住了,不知青女是否也换上了厚袍? 莫高窟第196窟的劳度叉斗圣变中,佛家一方的风神正鼓起大风。外道魔女们个个被吹得衣裙飞扬,像极了今天在北方寒风中行走的自己。那些印着团花的锦绣罗裳,美则美矣,却不耐寒。霜降预示着蛰伏的季节即将来临。凝...

  • 字在敦煌 | 立冬:暖阳闲景,沉淀时光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冬季意味着一年接近尾声,是蓄藏和蛰伏的时节。劳动了一年的人们,要在立冬这天,总结收成,犒赏一年来的辛苦。热闹了一整年的万物这时都变得舒缓,安静,宛若一支交响曲渐渐滑向慢板乐章。过去,随着农闲的到来,冬季成了用来学习的好时间。莫高窟第12窟的壁画里,就有这样一幅学堂图。画中一座院落,老师端坐于阶前,正执笔书写;维摩诘居士于旁侧坐,手执麈尾似在论说。一位侍者毕恭毕敬地端上茶汤,...

  • 字在敦煌 | 小雪:云暗初成霰点微

    雨下而为寒气所薄,凝而为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故谓之小雪。这天起,虹藏不见,天地闭塞,万物冬藏。北斗西沉,日子一天冷过一天。 榆林窟第3窟的壁画里,已一派凛凛的入冬之景。红黄的秋色全然褪尽,只留下一处处墨线勾勒的枯树。晨起灰蒙的天空,氤氲着将雪的寒意。 傍晚,酝酿一日的雪意将至,三五好友已至家门赴宴。促膝坐在花毡床上,围坐夜话。一壶醇酒,对谈冬月,思绪漫游。忽得抬头,见玲珑的雪花...

  • 字在敦煌 | 大雪:夜深雪重忆当年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六出纷飞,上下一白,宕泉冰封。远山为白幔所覆,窗外鸟鸣不再,唯小白狐踱步鸣沙。莫高窟第360窟的壁画里,耸立的山峰被大雪覆盖。一切世间的喧嚣都被冻结,时间仿佛也在此刻暂停。然而天气越寒冷、 越寂静,心里却越澎湃。面对这千年的雪山,不禁想起一位唐代的故人。大中二年(848),他率众起事,奉表归唐。唐宣宗盛赞:“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长角!”他就是结束河西百年左衽...

  • 字在敦煌 | 冬至:寒梅染雪日初长

    是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回升,预示着一个新的轮回即将开始。为过往划上句号,满怀期待迎接新生,自然是“大吉之日”。虽然这天寒夜最长,但却如过年般热闹。古时敦煌,佛教寺院在这天举行法会。众人一团忙碌,制作美食,欢度节日。莫高窟第236窟的壁画里,案上放着大盘的面食,案前红衣男子为一字排开而坐的僧人送上馒头。案旁的妇人正要伸手舀汤,面前...

  • 字在敦煌 | 小寒:暮雪翳翳焕芳年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临近旧岁末,烟雪缥缈,寻径故地。小寒之日,虬枝瑟瑟,嫩冰河池。砂砾不再鸣响,老树兀立风中,敦煌的万物收藏无色,皆默于此。作为北国的一员,敦煌的冬日少了些许灵动鲜活。但诗画里的小寒,别有一番情趣。榆林窟第3窟的壁画里,丛丛枯木屹立在寒风中,鹿角般的枝桠牵挂着漫散的烟云。天空晦暗不明,点点微雪将落,为来年新岁暗送一场瑞雪的祝福。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里,绿衫红裙的女子正在烹饪。鼎...

  • 字在敦煌 | 大寒:腊酒金炉待阳春

    旧年将末,新岁欲临。四时更迭,冬去春来,万吉万宜。大寒,在农历的年终岁尾压轴出场。这天一过,新一年的节气将重新轮回。虽仍是淡日寒云、风鸣北户,却可盼花发从南、溪流落石。冬日寒冷,却因万物翕伏而显得安静可爱。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想来独酌也无趣,不如邀上一知己。莫高窟第9窟的壁画里,绘有一幅简单的抚琴图。画中两人相对而坐,中间放一陶罐,一人双手抚琴,一人侧身倾听。天地间若得一知音,则寒冬也好,酷...

共24条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 共2页 /2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