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1月15日晚,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受邀在“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主讲《粟特与敦煌》。本次讲座由我院敦煌文献研究所主办,赵晓星研究员主持。我院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社科院、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新疆大学的师生及敦煌学爱好者三百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荣新江先生,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研究方向是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
1月5日,“2021年度敦煌研究院学术成果报告会”在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会议室举行。兰州分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学者通过视频直播参加了学术报告会。会议由科研管理处处长陈港泉研究馆员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孙晓峰研究馆员主持。本次学术报告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21中国石窟考察——冀豫行”石窟考察交流汇报会,...
敦煌研究院第二届职工代表暨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2年1月9日至10日在敦煌莫高窟召开。171名正式代表肩负全院职工的重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加本次大会。大会还邀请了2021年荣获国家、省级荣誉称号的职工代表和近年的离退休职工代表,非正式代表的相关部门(单位、企业)负责人,各民主党派代表列席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1月6日,2022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六大工作亮点,部署了2022年十项任务。2021年六大工作亮点中提到文物工作考古工作成果丰硕。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深入实施,文物安全形势和保存状况持续改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泉州申遗获得成功,博物馆和社会文物改革发展系统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切实加强。2022年十项任务中提到工作思路方面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12月31日,“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由深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深圳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承办。天水市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山丹县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泾川县博物馆参与协办,共同助力展览活动。
12月31日,“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由深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深圳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承办。天水市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山丹县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泾川县博物馆参与协办,共同助力展览活动。
12月31日,“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由深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深圳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承办。天水市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山丹县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泾川县博物馆参与协办,共同助力展览活动
12月31日,“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由深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深圳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承办。天水市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山丹县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泾川县博物馆参与协办,共同助力展览活动
提一盏油灯,钻进“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尽情欣赏《药师佛经变乐舞图》惟妙惟肖的每一个细节;坐进周长63米的环绕式光影剧场,看身穿飞天服饰的舞者复原壁画舞蹈,感受千年敦煌文化的“前世今生”…
2021年12月31日,“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多媒体展在上海上生·新所开幕。本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与上海零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