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第三届敦煌服饰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18日,“第三届敦煌服饰文化论坛”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楼圆桌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服装学院主办,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承办,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和华服志网站支持。本次论坛旨在促进国内外敦煌服饰领域的学术研究,弘扬敦煌石窟的艺术魅力,传播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嘉宾合影留念

论坛讲座开始之前,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与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举行“敦煌服饰文化研究全媒体出版工程”签约仪式。北京服装学院校长贾荣林教授、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董清松总经理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敦煌服饰文化研究全媒体出版工程”是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为加强优质敦煌文化传播的全媒体出版,有效推动敦煌服饰文化研究及其创新设计成果出版的一项重点工程。

“敦煌服饰文化研究全媒体出版工程”签约仪式

北京服装学院校长贾荣林教授致辞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董清松总经理致辞

签约仪式后,“第三届敦煌服饰文化论坛”正式开始。论坛由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王子怡主持;北京服装学院校长贾荣林教授,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董清松总经理,北京服装学院宣传部部长苏小玲老师出席论坛;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研究员、北京大学朱玉麒教授、敦煌研究院赵燕林副研究员、敦煌研究院武琼芳副研究员、东华大学王乐副教授、北京服装学院邱忠鸣教授、北京服装学院齐庆媛副教授、北京服装学院楚艳副教授、敦煌研究院助理馆员高雪老师分别发表专题讲座;中心主任、北京服装学院刘元风教授最后进行总结致辞。本次论坛采用线上同步直播形式,两百五十余人聆听了全天讲座,并与主讲嘉宾积极互动交流,反响热烈。

北京服装学院贾荣林校长致辞

学术主持:王子怡 副教授

论坛内容

赵声良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光与色的旋律——隋代敦煌壁画装饰管窥》的专题讲座。赵声良研究员认为人类对日月等发光体的表现,东方与西方都有一定的共同性,即以放射状线条或圆环形状表现光芒。而在中亚犍陀罗一带形成并流行以火焰纹表现光的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了中国。十六国北朝敦煌壁画中以火焰表现佛光以及藻井等神圣之物形成了传统。隋朝画家们注意到光的表现,一方面扩大火焰纹范畴以表现佛背光及龛楣,同时又受到印度笈多艺术的影响在佛光中表现植物纹样增多。另外,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佛光造成神秘的光彩效果,画家还把这种光色效果运用在藻井和飞天背景中。在追求佛光的表现中,隋朝画家对外来佛教艺术兼收并蓄,并不断创新,在色彩运用上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同时也体现出敦煌一地作为丝绸之路重要都市所取得的成就。

赵声良研究员发言

朱玉麒教授发表了题为《天涯静处——丝绸之路上的战争纪功碑》的专题讲座。朱玉麒教授认为18世纪初叶,随着东汉永和二年(公元137年)敦煌太守裴岑战胜匈奴的纪功碑在天山深处发现,丝绸之路上汉唐边塞战争的一系列碑刻陆续重光于世。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战争纪功碑揭示了中原王朝在丝绸之路上的经营与民族之间的交融,一直在中华文明中得到继承。延伸到清代,西北边疆的纪功碑以“告成天下”的方式在全国兴起,成为关于新的国家疆域和民族构成的重要宣传方略。

朱玉麒教授发言

赵燕林副研究员发表了题为《敦煌唐代维摩诘经变中珥貂大臣》的专题讲座。赵燕林副研究员认为在莫高窟初唐第220窟和第332、335窟维摩诘经变的文殊菩萨一侧,随同中原帝王问疾的队伍中,有一身或二身平巾帻上珥貂的侍臣,其紧随帝王之后或为前导,位置显赫。对比相关文献资料来看,第220窟平巾帻右侧珥貂大臣应为贞观元年复置的“散骑常侍”;第332、335窟二身平巾帻左侧珥貂大臣应为贞观十六年后设置的“左散骑常侍”,即武周时期的“鸾台左相”二人。这一人物身份的识别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唐代职官服制形式,以及敦煌壁画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的阐释均具有重要意义。

赵燕林副研究员发言

邱忠鸣教授发表了题为《壁上屏风:敦煌吐蕃时期石窟壁画的一个案例》的专题讲座。邱忠鸣教授的本次专题跨越物质文化史、佛教美术史、卷轴画史、墓葬美术史的界限,关注吐蕃时期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屏障画。邱教授发现,就媒材等物质形态而言,唐代屏障画是连接壁画与卷轴画的肯綮,就此而言,是中国传统艺术史中极为重要的关键;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屏障画具有较强的汉族传统文化的特征,在吐蕃统治时期反而显示出与汉族传统文化的联系,反映出了窟主的复杂心态以及工匠对屏障这一物质形态进行“视觉转译”等手法的成功运用。这一现象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现象类比。

邱忠鸣教授发言

武琼芳副研究员发表了题为《莫高窟第281窟大都督王文通供养像补正——兼论敦煌服饰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专题讲座。武琼芳副研究员通过考察莫高窟第281窟的所有供养人像,认为被学界一直标为“大都督王文通供养像”的西壁南侧较大一身男子画像,并非真正的王文通像,其像应该是南壁现存隋代供养人像第二身。由此提出对敦煌服饰研究使用出版物图片或壁画临摹品等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研究应基于对壁画本体的反复辨识,将图像置于洞窟的原生语境中进行考察,以得到更真实而全面的结论。

武琼芳副研究员发言

王乐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五色鸟锦:从敦煌莫高窟K158卧佛头枕图案说起》的专题讲座。王乐副教授认为敦煌文书中的五色鸟锦是一种团窠立鸟纹锦,鸟的造型很程式化,或单立于联珠台上或对立于棕榈叶台上,口衔珠串。短尾,鸟翼和尾上的羽毛用彩色条纹表现,身体部分的羽毛则以心形、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纹构成。锦色彩鲜艳,以红色为底色,常用的色彩为红、蓝、黄、白、绿。五色鸟锦大量出现在唐代吐蕃墓葬中,从这些锦的图案风格、织物组织和染色工艺来看,它们应归入中亚系统斜纹纬锦,很可能是由使用波斯语的中亚和西亚的织工专门为吐蕃所织造。

王乐副教授发言

高雪助理馆员发表了题为《敦煌莫高窟壁画与敦煌丝绸中的菱形装饰纹样比较探析》的专题讲座。装饰历史悠久的菱格纹,常于器物、绘画、染织等多种载体上作装饰纹样,在敦煌莫高窟菱纹以丝织物和壁画为重要表现媒介,因其几何构成形式灵活性强,使得图案结构富于变化,为探索菱纹在敦煌历代装饰图案中生生不息的原因,并立足当下从基本构成的视角探寻图案构成的更多可能性。高雪助理馆员根据对敦煌莫高窟菱纹的考察,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探析:一是梳理敦煌历代建筑装饰图案中菱纹的发展演变,探寻纹样形态构成规律;二是选取莫高窟壁画中有代表性的佛菩萨人物服饰图案,提取其中的菱纹与敦煌出土丝绸织物上的菱纹作横向的比较分析。

高雪助理馆员发言

齐庆媛副教授发表了题为《印度菩萨像环扣链条状饰物在中国的新发展》的专题讲座。齐庆媛副教授的本次专题基于大量实地考察所获得第一手资料,以菩萨像环扣链条状饰物为着眼点,旨在厘清其发展脉络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交流情况。环扣链条作为印度菩萨像的装饰物,广泛流行于笈多时代、后笈多时代,直至帕拉时代,波及古印度大部分版图。约自6世纪50年代,印度菩萨像环扣链条状饰物自海路传入中土,并进一步吸收汉地世俗社会流行的链条式样迅速中国化,北周、北齐、隋代在成都、关中、陇东、邺城等区域风行一时,连绵至初盛唐敦煌地区。菩萨像环扣链条状饰物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情况,亦展现出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强大的生机活力。

齐庆媛副教授发言

楚艳副教授发表了题为《敦煌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探索》的专题讲座。楚艳副教授分享了她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提炼出敦煌的色彩,以及从丝绸之路各个国家民族绚烂的异域服饰与文化、延续至今的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间相生相依、相汇相化的启发和灵感。楚老师认为,我们怀着温情与敬意回望历史,追根溯源,知来处;我们怀着信心与勇气创造当代,烁古融今,明去处。只有找回属于中国的审美精神,找回中国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够有足够的创造力去开拓一个衣冠上国的新时代!

楚艳副教授发言

刘元风教授在总结致辞中谈到,敦煌服饰文化的研究和创新设计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传播敦煌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在敦煌服饰文化研究和创新设计中,我们应该始终要遵循毛泽东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相关的指导思想;秉承周恩来总理的关于文艺创作所提倡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准则;特别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于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建设的指示精神,将敦煌古典文化艺术中的能够与当代社会生活相共融的元素提取和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敦煌文化艺术的经典性表达,又关注当代社会需求的审美性体现。因此,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是,在传承和传播敦煌服饰文化的同时,探索新时代的服饰创新设计的典型范式,构建起民族性与当代性有机融合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平台,让古典的敦煌服饰文化走入当今时尚生活之中,为提升人们日益丰富的多样化物质需求,为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我们的努力。

刘元风教授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