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敦煌学的发展,尤其是加强敦煌与周边关系、丝路宗教的共生与交融等问题的研究,中国宗教学会、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敦煌与丝路文明专题论坛暨敦煌学视阈下的东北西北对话”于2020年10月9—13日在敦煌莫高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法鼓文理学院及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敦煌研究院等70多个单位的146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应邀出席了会议,共收到参会论文 102篇。会议主要围绕“敦煌学视阈下的东北西北对话”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交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与会代表集体合影
本次会议以丝路重镇“华戎所交一都会”的敦煌为中心,将位于丝绸之路两端的东北与西北地区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通过对比寻找两者之共性。丝路视域下的中国东北与西北联结着东北亚、北亚乃至中亚、西亚、欧洲东部等广大地区。在全球视野下探讨东北亚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板块的东西方文化的互动,及其在东北亚区域所表现出的精彩画面。这次会议有意将两者联系起来,旨在开拓敦煌学研究的视野,将敦煌学的研究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
10月9上上午,在敦煌研究院报告厅举行了大会开幕仪式。会议由敦煌研究院人文部部长杨富学研究员主持。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研究员致开幕词,致辞中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现实意义,强调了加强地区之间文化联系对于敦煌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研究员致欢迎词,并强调:“这次会议可以从‘对话敦煌’中寻找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共性,丰富敦煌学研究的内容”。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黑河学院副校长丛喜权教授则代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致辞,强调中国东北与西北地间区的密切历史文化联系,期待加强研究。
学术研讨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会主题发言,一次发言者有刘迎胜《苍狼白鹿的子孙与蒙古名号》、葛承雍《胡人发型:中古“剪头胡雏”试解》、王邦维《法藏敦煌写卷P. 2001号:伯希和在藏经洞怎么“选宝”和编目》、牛汝极《敦煌景教文献的发现及其对丝路宗教研究的启示》、王禹浪《东北地区发现的丝绸纺织品与东北亚丝绸之路》、郑筱筠《夯实人文基础“最大公约数” 深化亚洲文明交流互鉴》、马德《8-10世纪 敦煌“无遮”斋会浅识》、李琪《“丝绸之路”中亚区段族群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关于中亚细密画的历史研究》、谷更有《宋代“吃菜事魔”教传播的政府应对析议》。
第二阶段为小组发言,由三个分会场组成。大凡敦煌文化,丝路宗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东北与西北的对话、摩尼教、丝路医药等议题,在大会上都有比较集中的讨论。尤其是丝绸之路上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包括景教)、拜火教,也都有不少论文论及。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特别关注了宗教文化在构建中华文化及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特殊作用问题。摩尼教作为丝路宗教,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其中有6篇论文以霞浦摩尼教为主,这是丝绸之路也是敦煌学研究新的增长点。
本次会议另一个亮点在于聚焦丝路医学及其文化交流。贯通欧亚的丝绸之路既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中西方医学的交流之路。中医学和中医药沿着这条道路西传,而西方的医药学,如印度医学、波斯医学、希腊医学等同样也沿着这条道路东传。以往我国学者对丝路医药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丝路的东段,而对中段丝路医药的研究相对较少,西段丝路医药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本次会议的论文较多关注到了胡语文献,同时结合传世史书、医书,发掘汉魏以丝路传播的医学内容,对于推进中华医学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会议,强调东北与西北地区的文化联系,这个联系,借由丝绸之路而得以贯通。宗教,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沿线诸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更是世界宗教文化的汇聚之地,通过丝绸之路敦煌学的国际宏观视野进行东北和西北专项与微观研究的辩证关系。通过探索区域史、边疆史、中国史与世界史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探索与周边环境的国际关系变迁紧密联系。
在会议间隙,参会学者还参观了莫高窟、榆林窟、悬泉置遗址和瓜州锁阳城遗址等文化遗产地,可谓是分享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
2020年10月11日会议闭幕,闭幕式由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副部长兼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研究员主持,中国元史研究会原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刘迎胜先生、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教授、黑河学院远东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王禹浪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教授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拓展了敦煌学研究的思路,通过对丝路不同地域文化的研究,打破历史研究时空的窠臼,加强敦煌与周边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联系。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杨富学研究员致闭幕词,致辞中他对本次的会议的得失做了总结,并对这一问题的下一步研究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