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莫高窟第292窟

此窟是隋代大型洞窟之一。在洞窟的建筑形制上,承袭了北朝洞窟前部人字披顶,后部为平顶,有中心龛柱的窟型,同时也在塑像布局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窟中心柱东向面和前部人字披下南、北壁各塑高大的一佛二菩萨像,三铺大像组成了三佛的形式。中心柱的南西北向三面各开一浅龛,内塑一禅定佛、二弟子。这些塑像虽经清代重新敷彩,但仍保持隋代风貌,皆头大体壮,肩宽腹圆,面相略方而结实,衣饰华丽。

人字披东披画千佛;西披中央凿浅龛,内画三世佛,大部分壁画已塌毁,两侧残存的供养菩萨面部贴金。主室四壁上沿画飞天绕窟一周,飞天下有天宫栏墙,中部绘千佛,下部绘药叉力士。上沿的飞天,轻捷快速,飘逸秀美,在飘带和衣裙的烘托下充分表现出飞行疾进的动势,奏乐、散花、礼拜,千姿百态。中部的千佛,以土红为底,佛袈裟以四种颜色为一组,有规律排列,壁面整体呈光带状,使单调的千佛富有变化。

佛灭后,依次有大弟子代代传承佛法,这些弟子被称作“祖师”。祖师传承资料主要见于佛陀跋陀罗(359—429)译《达摩多罗禅经》、吉迦夜共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僧佑著《出三藏记集》等。《出三藏记集》记萨婆多部的祖师传承时说:“唯萨婆多部偏行齐土。”可见祖师说在南齐(479—502)一度流行。此后,祖师传承受到中国僧人的重视,天台宗、三论宗、地论宗、禅宗等均关注祖师传承。敦煌遗书中有关于祖师的资料约20件,多为禅宗之物。在佛教造像中,现存隋至唐前期的石窟中有6铺祖师图像:河南省境内的安阳大住圣窟1铺、沁阳千佛洞石窟1铺、洛阳龙门石窟2铺、敦煌石窟2铺(427窟、292窟),292窟中心塔柱南向面、西向面、北向面的下层绘有祖师像。

第292窟壁画基本上是千佛,祖师像有27身,均有头光。从他们身姿看,是从柱基北向面东起第一身为开始,南向面东侧一身为最后一身,北向面东起:

第一身:面东,双手持长柄香炉。前方地面上长出繁盛莲花(正中有宝珠,散发光焰)。袈裟上有一“紫”字,是画工标识。

第二身:脖子挂念珠(同427窟中心柱北向面第四身),右手自然下垂提净瓶,左手胸前持莲花,花蕊中有宝珠。

第三身:右手平举持鲜花。左手自然下垂,似提袈裟衣摆。

第四身:双手合十。前方地面上长出繁盛莲花(上方有宝珠)。

第五身:右手胸前持一莲花(三花枝分别是莲蓬、莲花、瑞草)。左手横胸前,提一长带香囊,香囊布质花格。

第六身:穿通肩袈裟,右手持莲花(花蕊中有宝珠)。左手自然下垂,持念珠。

第七身:双手合十(持莲),特别之处是,侧身向后,面向第八身比丘。

第八身:右手上举,作与第七比丘说法状。左手胸前提净瓶。

西向面11身,北起:

第一身:面北,双手合十。

第二身:右手持莲,左手置胸前(似说法手印)。

第三身:捧盒状供器(不知器物何名,右手托底,左手护盖)。身前从地面长出莲花,顶有宝珠。

第四身:右手置肚前(五指分开),左手托香宝子。

第五身:双手胸前合十持莲。

第六身:右手持麈尾,左手置胸前,作说法状。袈裟中有画工标识“朱”字。

第七身:右手持莲花(花蕊中有宝珠)。左手胸前提一净瓶(可见敞口,所以不判定为香宝子)。

第八身:双手胸前捧莲。袈裟上有一“绿”字标识。

第九身:右手下垂略弯曲,提净瓶,左手胸前作说法状。

第十身:双手合十。

第十一身:右手向外平举持锡杖,左手胸前持莲花。

南向面8身,西起:

第一身:面西,右手托香炉(427窟中心柱北向面第一身也持此形状香炉),左手椭圆香宝子。

第二身:双手持供盘。

第三身:右手作手印,左手持长柄香炉。

第四身:双手合十。

第五身:面向东,双手合十。

第六身:双手合十,左臂下挂一香囊。袈裟上有一“黄”字标识。

第七身:右手平举托莲花,花中有一宝珠,左手下垂提净瓶。

第八身:双手合十。

以上27身,另外南、北龛沿的东向面各绘一形象较小的比丘,跪状,有头光,双手合十。与前述27身祖师是否有关,待研究。若同为祖师,则此窟有祖师像29身。因为292窟这些“比丘”是有头光的,具有圣僧的特征。我们知道,普通僧人是没有头光的,所以这29身比丘可能就是传法圣僧。但一般传法高僧是25人,292窟多了几身,原因不详。

人字披东披画千佛;西披中央凿浅龛,内画三世佛,大部分壁画已塌毁,两侧残存的供养菩萨面部贴金。主室四壁上沿画飞天绕窟一周,飞天下有天宫栏墙,中部绘千佛,下部绘药叉力士。上沿的飞天,轻捷快速,飘逸秀美,在飘带和衣裙的烘托下充分表现出飞行疾进的动势,奏乐、散花、礼拜,千姿百态。中部的千佛,以土红为底,佛袈裟以四种颜色为一组,有规律排列,壁面整体呈光带状,使单调的千佛富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