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莫高窟第196窟

莫高窟第196窟外景

莫高窟196窟,又称何法师窟,开凿于晚唐景福年间(公元892—893年)。洞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三部分组成。前室有窟檐建筑,主室平面方型,设中心佛坛,佛坛后部有背屏连接窟顶。南壁画金光明经变、阿弥陀经变、法华经变;北壁画弥勒经变、药师经变、华严经变;西壁画劳度叉斗圣变,东壁门南画文殊变。门北画普贤变。由于地势较高,窟檐建筑、壁画、塑像都保存较好,是晚唐的优秀作品。

高窟第196窟-晚唐窟檐

第196窟洞窟前室建有木构屋檐,但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已塌毁,但木质的大体结构至今保存完好。是莫高窟显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木构屋檐建筑,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唐代木构建筑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莫高窟第196窟-中心佛坛

主室平面呈方型,覆斗型窟顶,窟室中央设有80多厘米高的佛坛,坛上有高大的背屏,与窟顶西披相连。坛前较为宽敞,坛基凹进1.3米,这是供僧俗人众拜佛、礼佛之用的场地。绕着佛坛的通道,宽度仅能容两人并行。

莫高窟第196窟-中心佛坛北侧-胁侍菩萨

中央佛坛上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尊释迦牟尼背倚阙式背屏,结跏趺坐于宝座上,双手作说法印,神态庄严肃穆,头束高髻,鼻梁高直,双目炯炯有神。佛身后的背屏上画佛的头光和背光及华盖,头光两侧,对称画两颗枝叶繁茂的菩提树,头光和背光的里圈,饰以石榴、卷草、凤凰等动植物组成的图案,外圈绘火焰纹。主尊两侧塑迦叶、阿难二弟子高大的立像,前为菩萨、天王。整组塑像均在两米以上,高大威严,比例适度,结构准确,彩绘也十分精工细到,是晚唐时期的代表作品。

莫高窟第196窟-窟顶-藻井边饰之局部

洞窟四壁壁画绘多幅经变画,晚唐时期的南、北壁一改盛唐时通壁大幅的做法为多幅并列。这一时期的经变画,已基本形成统一的模式,比较程式化、概念化,与唐代前期那种雄浑壮阔、气势宏大的经变画无法相比。但西壁绘制的劳度叉斗圣变却是气势宏大,十分精彩。

第196窟-劳度叉斗圣变中的四魔女

劳度叉斗圣变是以《贤愚经》卷十《须达起精舍品》为依据的。讲述的是古印度舍卫国大臣须达,乐善好施,救济孤贫,人们都称他给孤独,一次他到王舍城护弥家为子相亲时,正巧赶上护弥家中请佛说法,须达听佛说法后,顿觉愉悦,如有所得,于是皈依佛法,并立志要在舍卫国为佛建立一座精舍,请佛说法。

196窟劳度叉斗圣变的构图,以对称填充的方式,显示出画师驾繁就简的艺术功力。在画面的左侧下方,画家精心刻画了一组皈依场面,外道皈依后不知礼法,胡乱礼拜;有的外道初次落发,手摸光头,尴尬不已;有的外道互指光头。嬉笑逗趣,自我解嘲;还有的外道用净水洗头、刷牙,叉腿撅臀,粗鄙可笑。

晚唐艺术,在敦煌莫高窟已是日渐衰落,但在半个多世纪中留下的约六十个洞窟里,也不乏足以代表那个时代的不朽之作。196窟便是其中的一个,无论是规模之大,还是内容之丰富,都有引以自豪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