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莫高窟第367窟

洞窟为西夏时期开凿,洞窟形制还是沿袭唐代、五代的洞窟形制。

莫高窟第367窟 北壁上部 排箫、风笛

佛像为清代重修。西夏洞窟中装饰图案颇具特色,藻井中的团凤以浮塑的形式塑造,凤凰展翅盘旋飞翔状,长长的尾羽环绕成团形,四角浮塑云彩,这是一顶无莲花纹的藻井,新颖而又独特,方井底色为天青色,后变色为灰色。

西夏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西夏时期营造的洞窟里绘制了很多龙凤图案。出现以凤为中心的藻井图案,一方面是受到中原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党项族占领敦煌长达近两个世纪,显示他们与中原王朝具有相同的统治地位的观念有关。此窟窟顶团凤图案的独到之处是在绘制完成之后再进行浮塑贴金,这样就使凤的躯体凸起,给人以浮雕的立体感。从窟内壁画内容整体观察,团凤图案已超越了象征皇权观念的范围,成为更广泛的寓意吉祥纹样。藻井四周的边饰多至七、八重,边饰的宽窄比例不同于唐和五代常用的由内向外逐渐增宽、主次分明的方式,而是内外边饰的比例相当,色调清冷,形成一种平缓的静态感。

下部的连珠纹在藻井组构中是一种辅助性的装饰纹样,用作分界线的小边饰,画在中心方井的四周,将方井金色团凤衬托得顿时豁亮起来,颇有点睛之妙。

藻井中的“回形纹”是西夏时期的常用图案,通体绿色和透空的几何形与其他纹样和谐统一,显得简约婉转。

莫高窟第367窟窟顶 团凤纹藻井

南北两壁各画《阿弥陀经变》一铺。西夏的《阿弥陀经变》和唐代有所不同,唐代常见的“化身童子”在西夏经变中并未表现。这两幅《阿弥陀经变》中都画有西方净土世界的 “不鼓自鸣”的乐器,其中的“铙”,又称铜铙、浮瓯,对击发音,是佛事活动的法器,此乐器可能是随着佛教东渐而从西方传来。据文献记载,小为铙、大为钹,和现今的小镲相似,但中间的小碗比小镲稍大,这种乐器是在西夏壁画中为数不多,十分珍贵。画面中的排箫也是古代的一种编管乐器。也称为箫、参差、比竹、胡直、洞箫等。排箫是将若干支同种材质的音管,以粘接、捆绑、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乐器,音管的内部则用蜂蜡或软木塞堵住,吹奏时,气流从吹口上方滑过,撞击对侧的内管壁,气流在音管的内腔震动而发声。由于蜂蜡、软木塞的位置不同,气流在音管内的震动周期不同,所以气流的震动频率不同,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音调。

此洞窟的敷彩以绿色为主色调,着色清淡,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氛围。装饰则以金点缀,使整窟显得华丽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