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窟开凿于盛唐,但并未完工,中唐续修。西壁龛内塑像为清代重修,但仍保留有唐代风格。
莫高窟第384窟内景
洞窟三面开龛,西壁龛内塑有一结跏趺坐佛、二弟子、二菩萨及二天王;北壁龛内塑有一结跏趺坐佛、二菩萨;南壁龛内塑有一身倚坐佛、二菩萨。这种三面开龛是继隋代之后表现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种题材形式。整个洞窟彩塑,人物造型比例适度,体态自然。衣纹线条洗练,菩萨为唐代“丰肌秀骨”的典型特征。
甬道顶部 地藏十王图
南北壁东侧分别绘不空绢索观音和如意轮观音。莫高窟壁画中共有不空绢索观音图57幅,而此窟南壁龛外东侧所画不空绢索观音画像是最早的一幅,不空绢索观音也是密宗六观音之一。密教是后来大乘佛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印度佛教的最后一个时期。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经历了早期佛教之后,依次相继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个阶段,到13世纪初便在印度本土衰落了。其中密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很快被传入中国,特别是唐开元年间,从印度来的三位僧人:不空、善无畏和金刚智将密教的发展推到极盛。所谓不空绢索观音,是指观音菩萨用慈悲的绢索救助众生的愿望不会落空。据佛经记载,持诵《不空绢索观音经》者,现世得20种功德胜利,如身无重病、身肤细软、姝悦妙好、六根常定、财宝自然、不为劫贼侵夺衣物财宝等;复有八法,如临终时观音菩萨自变现身沙门相,善权劝导将诣佛刹;及临终时体无疼痛,来去自如,如入禅定等;还有种种神通,总之,持诵《不空绢索观音经》真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既然持诵此经如此神奇,所以随着《不空绢索观音经》的汉译和传播,不空绢索观音的艺术形象也就大量的出现于莫高窟。
南壁佛龛外东侧 不空绢索观音
不空绢索观音在生死苦海中,以妙法莲花为诱饵,有如以纲钓捞鱼,能将一切如鱼众生全部救济到菩提彼岸,因而的名。绢索譬如菩萨之四摄法,用绢索捕兽,必有所获,故云不空。不同的密宗经典对不空绢索观音造像轨迹略有不同,其造像有一面四臂、三面六臂、三面十臂等。其中以三面六臂造像最为普遍。其三面:正面为大梵天面(慈祥面相),左面为怒目面(忿怒面相),右面为凶猛面(狗牙出面相)。每面眉间长出一眼,为一面三目。每面头上有天冠,天冠有一身化佛,其六臂:一手持钺斧,一手持宝瓶,一手施无畏印,一手持莲花,一手持绢索,一手水瓶。其正观音为结跏趺坐,著鹿皮裙衣,佩火焰纹和莲花纹组成的桃形身光和项光。上方饰宝珠流苏华盖。华盖两侧各有一飞天。莲座左右画婆薮仙和吉祥天,下侧两端画明王。头光两侧画日天和月天,日天乘四匹白马,月天乘三只白鹅。莲座茎部从莲池中长出,池水中有两身龙女持花供养。池水下方置供案,供有宝瓶璎珞,宝瓶中插鲜花。供案两侧各有一四臂火头金刚,遍身火焰围绕。金刚各执金刚轮,金刚杵,扬臂蹈足,怒目大吼,气势凶猛。金刚脚下各一身被压伏的障孽魔神毗那夜迦。全图上下左右布局对称均衡。
北壁佛龛外东侧 如意轮观音
与南壁相对应,北壁绘制的是如意轮观音经变。如意轮观音以其手中分别持如意宝珠和宝轮而得名如意轮,也是密教中的六观音之一,往往和不空绢索观音成对称出现。相对来说,这幅如意轮观音画面简单,用色浅淡一些,但仍不失为精美之作。如意轮观音坐于莲花上,其形相为六臂像,头上结宝顶髻,戴庄严冠,以示庄严,冠有化佛住天说法相。右边第一手作思惟相,表示愍念众生;第二手持如意宝珠,表示能满足众生的愿望;第三手持念珠,表示渡一切众生苦。左边第一手按明山,意为成就众生信心无动摇;第二手持莲花,以莲花喻洁净,表示能净各种不合佛法之事;第三手持宝轮,表示能弘扬佛法,顺转无上法轮,使佛法永住世间,故又名如意轮。六臂表示能游于六道,以大悲心解除六道众生各种苦恼。
此窟所绘不空绢索观音和如意轮观音图像是研究敦煌石窟密教图像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