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敦煌研究院“基于传统工艺科学认知的夯土遗址劣化机制与保护技术”获202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3年7月17日下午,河北师范大学汤惠生教授应邀在“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主讲《史前黄河上游和印度河上游之间的文化互动》。本次讲座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主办,赵晓星研究员主持,在兰州分院敦煌艺术馆举行,我院和兰州市博物馆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现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汤惠生,1955年生于重庆。曾担任青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特聘...
2023年7月13日,值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之际,“丝绸之路上的北石窟寺与陇东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庆阳如期举行。研讨会上,100多名来自国内外石窟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代表、文博单位代表汇聚一堂,顺利完成了各项会议议程。会议现场此次会议由庆阳市人民政府、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甘肃敦煌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资助,甘肃北石窟寺文...
现将2023年省直文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成绩予以公布,请各位考生登录甘肃省文物局网站或关注甘肃省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甘肃省文物局2023年7月14
7月13日上午,由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2023年度重点人才项目“新时代敦煌石窟考古工作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敦煌与丝绸之路考古系列讲座之二“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的前景”在我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文物出版社编审黄文昆先生主讲,名誉院长樊锦诗出席并讲话,副院长张小刚主持,我院学者共计60余人参加讲座。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年过八旬的黄文昆先生侃侃而谈,回顾了敦煌石窟考...
7月10日,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人行地下通道正式建成投运。该通道位于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东南区域,东西路面连接多场耦合实验室、数字展示中心游客乘车及返程区,南北路面连接停车场及场馆主入口,是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工程一期和二期交通线路的“五岔路口”。该通道设计为南北向跨路地下人行通道,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南北长42米,东西宽5米,高3米。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配套照明、排水等附属设施。通道开放后,...
7月10日,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座谈会现场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沈睿文,吕志和基金创始人吕志和,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等出席座谈会并发言,高度评价了樊锦诗先生60年来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文化弘扬、敦煌学人才培养,以及推动敦煌文化遗产综合管理发展等方面做出的突...
7月10日上午,“樊锦诗星”命名、樊锦诗基金设立暨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召开。会上,集结了樊锦诗先生从事敦煌文物事业60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的《樊锦诗文集》正式发布。文集分上下两册,共106篇文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敦煌石窟价值与保护开放管理研究,具体包括敦煌文化的价值,敦煌石窟保护研究的历程,敦煌石窟的保护、管理与开放;二是敦煌石窟及相关文物考古研究,具体包括石窟考古与敦煌学,洞窟...
7月10日,适逢樊锦诗先生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敦煌召开,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向敦煌研究院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并在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设立“樊锦诗基金”,用于推动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解冰为樊锦诗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代表敦煌研究院接受捐赠。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解冰为樊锦诗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2023年,樊锦诗先生将所获“吕志和-正...
为褒扬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为中国石窟考古与保护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樊锦诗星”。7月10日,“樊锦诗星”命名仪式在敦煌莫高窟举行。何梁何利基金会秘书长段瑞春宣读了“(381323)樊锦诗星”国际命名公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探测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赵海斌介绍了“樊锦诗星”发现经过和轨道运行情况,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