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敦煌传承人

    从最西端的西千佛洞到最东端的北石窟寺,有1500多公里——这是敦煌研究院守护的范围,其中还包括了3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看来,管理这么大范围的文物保护机构在全世界大概都屈指可数。当然,称得上罕见的还有莫高窟丰富的壁画。赵声良总能脱口而出的数字是,敦煌莫高窟建于公元366年,历经了1000多年的发展,其间的每个...

  • 【北京文化论坛】北京文化论坛上的“甘肃声音”

    璀璨绚烂的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文化遗产,让世界更加美好——9月15日上午,作为2023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指导和承办的“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举行,来自国内外文博领域、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金秋北京,围绕“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作为6位演讲嘉宾之一,敦煌研...

  • 赋能“一带一路” 奏响丝路华章——文史赋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敦煌举行

    9月1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和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文史赋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敦煌举行。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本次座谈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以文史研究赋能“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王华存主持,来自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河南、陕西...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举办 宣讲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传承发展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活动9月13日在甘肃敦煌研究院开讲。“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原院长、名誉院长樊锦诗作题为《丝路明珠敦煌莫高窟及其现代文化角色》的演讲。樊锦诗从敦煌莫高窟诞生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栩栩如生的彩塑和百科全书式的壁画照片,细致讲述了莫高窟的发展历程、艺术成就、人文价值等。她指出:“敦煌莫高窟艺术,融汇了本土多...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将走进甘肃敦煌

    本报讯(光明网记者王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8场活动,将于9月13日在甘肃敦煌研究院举行。本场活动将邀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原院长、名誉院长樊锦诗作题为《丝路明珠敦煌莫高窟及其现代文化角色》的演讲。樊锦诗,被誉为“敦煌的女儿”。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经整整60年。“党和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

  • 学者分享“以敦煌观丝路”故事

    记者9月7日从“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上获悉,古代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已成研究新热点。学者们正从敦煌壁画、文献等丰富材料中,寻找古丝路的历史细节。这是4月25日拍摄的莫高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地处丝路咽喉的敦煌见证了古代中国文明与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多元文明的汇聚交融。粟特人是古丝路上的重要贸易者,而粟特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对古丝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

  • 【畅享丝路 遇见敦煌】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拓展至更广阔领域——“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侧记

    语言不同,但专业相通;观点不同,但志趣相投。9月6日,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一场关于敦煌学的学术观点碰撞与交流在此展开,来自世界各地研究敦煌学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享学术盛宴。这场以“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是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共同探讨敦煌学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的世界意义。“把敦煌...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敦煌研究院及樊锦诗等颁发杰出贡献奖

    新华社兰州9月7日电(记者贾钊、程楠)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7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论坛上为敦煌研究院、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颁发了杰出贡献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五十周年之际,为表彰敦煌研究院、樊锦诗等在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莫高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特颁发此奖。敦煌莫高窟现存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

  • 【畅享丝路 遇见敦煌】让璀璨文化在“数字敦煌”里永久绽放——访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

    莫高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清晨的莫高窟敦煌文化既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又融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精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美轮美奂,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富矿。为了让珍贵人类文化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莫高窟人创新发展,以走在时代前列的“数字敦煌”与时间赛跑,蹚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近日,记者专访...

  • 【畅享丝路 遇见敦煌——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为敦煌学走向世界构筑高地——访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敦煌,承载着世界的目光。敦煌学,从20世纪初发轫至今,一直牵动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的心,并为之不懈奋斗,最终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境遇一步步走向今日“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喜人局面。近日,记者专访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一同走进敦煌学发展的百年历史长廊。记者:敦煌学作为国际显学,其起源是怎样的?赵声良:众所周知,敦煌学的起源与...

共246条 首页上页1...1011121314...25下页尾页 共25页 /25页 跳转

新闻资讯

  • 敦煌研究院举行2025年清明节祭扫活动

  • 敦煌研究院开展2025年干部教育集中培训暨新入职干部培训

  •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暨“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在北京开幕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助力敦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项目座谈会在敦煌研究院举行

  •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敦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