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从今天开始,《焦点访谈》推出三集系列节目《让文物活起来》,聚焦历史发现,讲述文明故事。今天我们首先走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每天都有很多参观者到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瓶窑镇...
中国甘肃网6月11日讯(本网记者 程健 宋芳科)6月11日上午,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敦煌文化研究院在兰州分院敦煌艺术馆举办了“时代共进、人民共享”主题展,通过虚实融合敦煌石窟体验、敦煌服饰展演、文创产品展示等,向广大市民群众全方位呈现了深厚的敦煌文化与莫高窟文化遗产。当天的活动,中国甘肃网全程进行了网络直播。据了解,去年,敦煌艺术馆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改造后的敦煌艺术馆通过十个单元,展示了敦煌...
视频制作:葛泰佚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场城市活动在兰州举行,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这是年小艳第一次走到莫高窟的崖顶,放眼望去,鸣沙山沙脊连绵。在崖顶扎设麦草方格,是让莫高窟抵御风沙的重要措施。如今,这项工作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今年40岁的年小艳是甘肃省敦煌市莫高镇苏家堡村村民,一家六口的生活担子落在夫妻俩身上。前不久,她接到村上的通知,可以去莫高窟崖顶扎设麦草方格固沙。务工总共20人,每人每天能挣180元,比打零工高,还能车接车送管顿饭。苏家堡村村民正在莫高窟崖...
古丝绸之路上的北石窟寺近日启动防汛工程,通过搭建临时性保护棚、加强监测等方式,应对即将到来的雨季。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亮介绍,位于石窟南端的防水棚于2021年搭建,棚面为树脂瓦材质,通过近一年的温湿度、渗水率等数据监测,防水效果明显。为防止降水通过崖体裂隙下渗,工作人员在北石窟寺搭建了临时防水棚(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临时防水棚能将雨雪有效排离崖体,防止降水通过崖体裂隙...
正在敦煌研究院举办的“千年营造——敦煌壁画中的建筑之美”特展上,亭台楼阁从壁画中“跃”出,成为立体的建筑模型。此次展览历时7年策划,共展出419件(套、幅)展品,涉及三维建筑复原模型、3D打印建筑模型、数字化高清壁画复制品、文物等。唐代佛寺建筑群模型。新华社发(付华林摄)“复活”壁画中的建筑,是此次展览的最大看点。展览共将26幅敦煌壁画中的建筑转化为建筑模型。其中最大一个展品是长达4米的唐代佛寺建筑群...
流沙不语,一眼千年。古老的旋律在莫高窟汇成千古绝唱,穿过历史长河留存至今。绵延一千多年的敦煌文化多元灿烂,享誉全球。敦煌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对我们有着怎样的意义?新时代如何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到敦煌,包括洞窟在内的佛教艺术体系也随之传了过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不同文化在敦煌不断交融、结晶。莫高窟现存彩塑2000多身,从十六国时期的北凉一直到清...
“听说你们那儿下雨啦?”“是的,总书记,我们在做相关监测工作。”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同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热情握手,并关切地询问敦煌的近况。敦煌的雨,为何让总书记如此挂心?此前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首站便来到敦煌莫高窟。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关...
这是4月18日拍摄的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在莫高窟,有一群年轻工作者,他们正值芳华,或受前辈感召,或为实现艺术理想,离开热闹的大城市,来到安静的莫高窟。“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是他们共同的感受,“传好接力棒”是他们共同的愿望,“择一事,终一生”是他们共同的信念。他们和一代代莫高窟人一样,来到这里,留在这里,牵挂这里。这是4月18日拍摄的莫高窟窟区。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4月19日,在莫高...
20世纪60年代,常书鸿工作照。 1953年10月,敦煌文物研究所职工在榆林窟夜间工作场景。 1955年10月, 段文杰工作照。 20世纪90年代,樊锦诗工作照。 2019年,敦煌研究院部分职工合影。坚守大漠,就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执着品质。甘于奉献,就是潜心治学、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的无私精神。勇于担当,就是不忘初心、为国尽责、勇挑重担的使命意识。开拓进取,就是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是莫高...